生活中,有的人遭遇不公平待遇时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而有的人则会倍感委屈、困惑甚至走上极端,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人们之间的这种差异说明,公平与否的判断主要是( )
A. 受个人知识水准和受教育程度的制约
B. 受个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制约
C. 受客观环境和外界刺激程度的制约
D. 受社会舆论和他人评价态度的制约
随着“人人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公益活动中涌出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他们或在学校和家长的带领下,或独立自主,积极思索并参加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尝试通过参与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来反哺、认识社会。他们统一被称为“公益少年”。关于公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开阔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B. 可以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C. 可以增加生活体验,更多元地认识社会
D. 可以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
“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想象中那么恐怖,根本不是抽骨髓,现在都是采外周血……”2016年4月5日,来自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专业的“90后”大学生王向东选择用直播的方式,将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扩散给更多的人,以消除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恐惧,并以此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我们要为王向东行为点赞,因为它具有( )
①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怀 ②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 ③不怕牺牲,为荣誉而战的气概 ④传递正能量的胸襟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016年11月6日,在沪昆高速宜春段发生一起货车侧翻事故,满车蜜橘倾洒一地。附近一些村民闻讯赶来哄抢。关于哄抢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违法行为
B. 是不道德的行为
C. 无可厚非,财物落在地上其所有权就可以重新分配
D. 是一种非正义行为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用于铁面问责,发挥震慑警示效应,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B. 不同的社会身份总负有相同的社会责任
C. 责任来自上级的任命和职业的要求
D. 勇担责任仅仅是党员干部的义务
2016年9月30日,南宁市中院公开宣判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受贿案,一审对被告人万庆良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万庆良受贿所得财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据此回答题。
1.万庆良之所以受到刑罚处罚,是因为他( )
A. 收受了他人的财物 B. 实施了一般违法行为
C. 没有坚持依法行政 D. 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2.这一案件的处理结果表明( )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我国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