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6年5月23日举行的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版教材使用暨培训工作会上,语文出版社...

2016523日举行的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版教材使用暨培训工作会上,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透露,与修订之前相比,新修订的教材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有所增加。材料表明此次教材做出修改的原因是

A. 要善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B. 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

D. 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中国古诗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修改教材,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等,其中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究其原因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C.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积极的    

D.文化上的认同,能确保民族的凝聚力

 

查看答案

我国政府始终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看,提倡“共建”的依据是

A. 人们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B. 个人离不开社会,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C. 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 社会是由个人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查看答案

漫画《通讯》从一个侧面说明                                                                                                                                         

A.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

D.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查看答案

G20杭州峰会期间,有超过100万名的志愿者活跃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服务工作,为G20峰会贡献力量。志愿者的行为

A. 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

B. 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

C. 履行了公民的法定义务

D. 是承担社会责任忽略个人利益的表现

 

查看答案

为在未成年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苏省正在全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强调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礼四仪”,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注:“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盐城市某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以“学八礼四仪,做礼德少年”为主题,将同学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开展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同学在调查研究中收集的资料:南京少年在埃及神庙涂上“到此一游”,大陆小孩在香港地铁撒尿……2013年5月,江苏未成年人文明礼仪专项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并不真正掌握该年龄段应该掌握的文明礼仪要求;部分未成年人还出现“在学校表现好,在家里和社会上表现弱”的一人两面现象……针对此类问题和现象,江苏省文明委决定,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⑴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江苏省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第二小组同学收集到了本校八年级(3)班同学召开的“学八礼四仪,做礼德少年”的主题班会中展示的部分材料

四仪的内容

四仪的目标及要求

入学仪式

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成长仪式

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青春仪式

让初中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成人仪式

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

 

(2)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要实现上表中“四仪的目标及要求”需要我们增强哪些方面的意识?

 

第三小组同学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如下信息:

调查内容

公共场所插队

对老师同学撒谎

在文物景点上刻字留念

调查结果

  37 %

32 %

20 %

 

(3)请联系上表中的信息,谈谈你怎样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八礼四仪”?并为本校“八礼四仪”的宣传教育设计一个行动方案。(至少两种活动形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