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4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一案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决定以诽谤...

2014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一案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决定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据悉,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秦志晖使用网名先后多次在信息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引发大量网民对当事人的负面评价。他在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信息网络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分的不良信息,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混乱。

(1)滋生网络谣言的土壤有哪些?

(2)请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造谣者进行法律制裁的必要性。

(3)在整治网络谣言的行动中,你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我国网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网民的法律和道德素质不够高;部分网民的辨别是非能力不够强等。 (2)造谣者的言行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秩序;损害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给人们造成恐慌情绪,可能引发违法犯罪。 (3)积极行使监督权,主动检举揭发网络造谣者;向政府提出整治网络谣言的合理化建议;文明上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解析】(1)回答此问,需要我们紧紧联系教材知识,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现状进行回答。网络谣言的出现,与我国的法律制度的不够完善、公民的道德法制观念不强、部分公民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2)我们先进行审题,打击网络谣言,对于创设优良的网络环境、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提升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给人们稳定的情绪等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回答此问,需要我们根据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 (3)在整治网络谣言的行动中,我们可以行使的权利有:监督权、建议权;应履行的义务有:文明上网、对自己负责,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等。所以,在回答时,我们应该围绕着上述内容具体进行归纳和总结。 点睛:本题通过打击网络谣言为背景材料,向我们说明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等内容,既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教材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具体情境,二者相结合得出问题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4年23日,“中国梦”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出版工程项目启动,计划五年内出版系列图书60册,预计全球总发行量不低于1亿册。工程采取卡通读物、动漫影视等形式,旨在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自2014年7月1日零时起,凡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老赖”,将无法购买机票乘机。据统计,仅7月3日当天,民航售票系统就拦截400多名“老赖”购票,拦截次数4481次。

(1)提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你有何高招?

(2)对“老赖”们惩处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查看答案

2014年7月28日发生在沙车县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造成无辜群众37人死亡,13人受伤,31辆车被打砸,其中6辆被烧。2014年10月13日,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莎车县“7.28”严重暴恐袭击案部分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并公开宣判,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故意杀人罪等分别判处12名被告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5名被告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9名被告人无期徒刑;20名被告人二十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另有2被告人被判处缓刑。

请简要分析依法严惩爆恐分子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材料一:在漫漫人生路上,失利与挫折是常有的事。挫折是暴风雨,熬过它才能见到最美的彩虹;挫折是味中药,喝下去才能获得长久的健康;挫折是磨刀石,摩擦它才能获得锋芒的刀刃。

材料二:2014年8月11日是第五次全国“残疾人活动日”,记者采访了三位肢体残疾人士,虽然他们经历了不少艰辛。曾经讨过饭、被学校拒之门外,被人轻视,但是他们都自强不息,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最终拥有自己的公司,并且主动帮助其他残疾人。

(1)材料一的话语包含了哪些道理?

(2)材料二的人物故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3D打印、4G应用、智能机器人、北斗技术、中国的高速铁路走向世界等这一系列高新技术成果对加快我国社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起着重要作用。这说明

A. 科技创新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 我国已经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C. 独立自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基点

D. 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查看答案

2014年4月27日,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广西一号传销大案”,118名涉案被告人均以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分别被判1年7个月至10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10

元至200万元不等。这一案例警示广大公民                            

①法律提倡的积极去做                  ②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③不能相信任何陌生人                  ④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