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阳光跟帖”行动开展以来,倡导网民聚焦文明理性发帖,识别网络谣言,提升网络媒介素...

“阳光跟帖”行动开展以来,倡导网民聚焦文明理性发帖,识别网络谣言,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了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 ②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 ③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④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们要明辨是非美丑,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不!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终将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一样。”这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名著《简·爱》中的一段对话,体现了

A. 简·爱认为自己的地位非常卑微

B. 简·爱是一个追求平等的女性

C. 穷人和贵族是无平等可言的

D. 人生来就不平等

 

查看答案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微信自由的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A. 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B. 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C. 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6年12月4日,“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批为推进2016年中国法治进程做出突出贡献的法治人物获奖。

材料二:2016年秋;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 “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

教材名称统一更改“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

的思想品德课程名称之中。这一改变,将在一两年内向小学和初中的其他年级延伸。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年度法治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将“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有什么意义?

(3)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人物,你将如何践行?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6年7月6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以“共铸诚信 清朗网络”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互联网协会等8家网络社会组织联合国内52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签署了《网络诚信自律承诺书》。

材料二:2016年7月12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剑网2016”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扫黄打非·净网2016”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国共查办网上“扫黄打非”案件712起,处置网络不良与有害信息86.9万余条,取缔不良网站3612个,其中淫秽色情类网站811个。

材料三:2016年8月3日,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有6.56亿手机网民、5.14亿视频用户、4.55亿网上支付用户、3.91亿网络游戏用户。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

(2)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6”“剑网2016”等专项行动有什么意义?

(3)我国的网民规模越来越大,选择网络购物、休闲、理财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了什么?

(4)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国家、互联网企业、公民各方应怎么做?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17日,由中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反腐专题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正式开播,这部纪录片的摄制组先后奔赴了中国的22个省市,拍摄了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了70多位专家学者、纪检官员。这部纪录片开播以来,不仅成为国内观众热议的话题,也引发国际舆论的关注,认为该专题片反映出中共重拳反腐的决心。

部分同学对反腐专题却反应漠然,他们认为:“反腐离我们青少年生活太远,我们无需关心,也无从关心。”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