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下面是八年级小陈同学微信朋友圈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微生活”﹣﹣今天我没去上课,躲在宿舍里玩游戏,结果被班主任“逮住”,真郁闷!玩玩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材料二:“微新闻”﹣﹣今年4月,段某因捡到一张写有密码的信用卡,将卡中的16500元取走,结果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听到这个结果时,段某后悔不迭,他说:“我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

(1)从法律的角度指出小陈的言行为什么是错误的。

(2)段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他的经历对人们有何警示?

 

(1)小陈同学没有珍惜学习机会,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段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警示: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诱惑,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题文中小陈因为玩游戏旷课,而且认为没什么大不了,说明他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2)题文中的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受到的是刑罚的处罚,符合犯罪的特征,所以段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题文中的段某不知道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说明他法律意识淡薄,所以我们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法律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规定引发部分同学热议。

(1)材料中的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保护?该规定保护了未成年人什么权利?

(2)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结合材料加以评析。

 

查看答案

一天,15岁的小海在回家路上,看到一歹徒正持刀拦路抢劫。他心想: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已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于是,小海悄然离开了。

此观点正确吗?理由。

 

查看答案

对漫画《司马光又砸缸》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拒绝不良诱惑

B. 有些网站上的不健康内容容易使青少年误入歧途

C. 生活中处处是诱惑,青少年无法摆脱

D. 整治不良网吧可以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

 

查看答案

“遇到路人要求扫二维码,并谎称自己是创业者,我出于好心帮其扫码,却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南昌市民赵女士在街头为陌生人扫描二维码后,便一直收到骚扰电话和营销广告,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赵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要()

①提高警惕,拒绝帮助别人 ②保护隐私,给隐私上把锁

③明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 ④封闭自己,减少与人交往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如图中黄某偷卖国家绝密情报获利70万美元,其中多项机密是从同事那里窃取而来的,最终黄某被判处死刑,其间谍经费被收缴。他的同事也因机密被窃受到法律制裁。由此看见(  )

A. 黄某应防范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B. 我国 法律最主要的作用是规范全体公民

C. 黄某的财产所有权不受法律保护    D. 黄某的行为侵犯同事的隐私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