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之一就是自由。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

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之一就是自由。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已家喻户晓,它之所以广为人知,一个重要原因莫过于写出了人们对自由追求的那种执着和义无反顾的精神。

材料三: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自由?在现代社会,自由的意义有哪些?

(2)有人说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你觉得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法律是否影响人们的网络自由?

 

(1)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意义:拥有自由A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不正确。原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3)不会。法治和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法规就会受到法律制裁,严重者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此问属于辨析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易错易混点的把握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根据所学知识,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只要学生根据“无法治不自由”的内容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是对人们享受网络自由的一种规范和保护,因此不会影响人们的网络自由。只要学生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材料分析题

信息科技的发展助推了网络时代的到来,生产生活的需要刺激了网络自由的影胀,在网络空间,每个人都是言论自由者,不受身份、姓名、年龄、职业、时间和地点等仨何限制,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传递自已的信息、发表自已的看法、转发别人的动态、评论时下的热点,号称“有网络就有自由不否认网络自由带给社会的经济效益、带给生活的方便快捷、带给人类的引力诱感,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传播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我们不反对网络营销,但坚决抵削通过网络诿百、言戏谑进行网络非法炒作,一切网络自由言论都应该坚守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公德、尊重历史事实的传播底线。

思考:从材料可以看出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查看答案

2017年 2月20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共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受贿案,对被告人吕锡文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扣押在案的吕锡文受贿所得财物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中共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被判刑,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什么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自由就是为所欲为。

 

查看答案

下列对平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

B. 公民在法律上和人格上一律平等

C. 就是在任何方面完全均等

D. 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查看答案

新华社北京2017 年9月29日电 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孙政才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重庆市原市委书记孙政才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孙政才案表明了(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无论是谁,只要违了法,犯了罪,就一律要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③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严惩腐败

④官员违法犯罪要加重处罚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