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7 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__...

2017 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______,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此法的实施,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B.

C.

D.

 

A 【解析】 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强调,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

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歌曲承载历史记忆,是了解一个时代历史的窗口;歌曲表达民族情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对经典歌曲的理解和态度,体现着-个人的精神境界。

材料一:

(歌曲3)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起,气昂昂,跨过鴨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首歌曲的创作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并分别概括这些事件反映的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根村料一,归纳三首歌曲体现的共同革命精神。

村料二  多年来,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但社会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一些人把国歌设置为手机铃声;一些人把国歌当成促销活动热闹曲。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国歌有了法律保障。

法律连线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第七条  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第八条  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告……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3)如果奏唱国歌时再有人嬉笑打闹,我们应该怎样做? 由此体会国歌法与我们的关系,请加以说明。

材料三: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黄河大合唱》中所歌唱的,是八路军东渡黄河、饮马太行抗击日寇的坚定决心,是全民族觉醒、同日寇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这样一部经典歌曲却被一些人恶搞,低俗的歌词、夸张的表演,引起大多数观众的憤怒和斥责。

(4) “大多数观众”的表现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哪些要求?

(5)据以上材料及问题,归纳当代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查看答案

话说宪法,感悟法治。

材料一: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不得与宪法的规定、宪法的原则、宪法的精神相违背,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李保平

 

相关链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第四项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第七项是审议监察法(草案)。

 

材料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国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蒋伟

材料三:几年前,我进驻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速、使用暴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我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向辉

(1)用材料一的观点解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安排。

(2)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

(4)概括上述材料及问题共同体现出的法治要求。

 

查看答案

回应诉求,感受文明。

材料一: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收效明显,回应了公众诉求。下面是一组“关注斑马线治理,呵护斑马线文明”宣传图片。

法律连线

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材料二: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公众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对目前室内无烟环境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室内无烟环境成为公众诉求。

(1)据图一及“法律连线”得到的启示。选取一个角度。提出实现室内无烟环境的设想。

(2)据对图二的理解,谈谈实现室内无烟环境,吸烟者应提高哪些道德素质。

(3)据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解决公众诉求对社会的影响。

 

查看答案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观的传承载体。回答下题。

1.“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路途有多遥远、春运的列车有多拥挤,只要一到春节这个时间节点上,回家的脚步就变得急促起来。“回家过年” 折射出

对亲情乡情的重视
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对阖家团圆的情感需求
对五谷丰登的祈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2.改革开放40年,春运规模从1亿人次变为近30亿人次,速度从绿皮车变为复兴号,买票从风雪中排队变为80%车票由互联网售出……春运的变化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

人口增速加快
经济的发展

共同富格的实现
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春意盈九州,年味儿飘四海。从雪花飞扬的俄罗斯到温暖和煦的泰国,从多彩神秘的墨西哥到热情洋溢的西班牙……如今,在海外,越来越多的“洋粉丝”加入了过春节的队伍。这表明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
中国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