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共圆复兴梦 [高举旗帜]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

共圆复兴梦

 

  [高举旗帜]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开拓创新,取得可喜成就。

(1)材料中的“一个中心”指的是什么?

[不忘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长52.1%和60.7%;“造福工程”累计搬迁87.9万人,脱贫11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2%以上就地入学公办学校......今后,我省将继续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幸福生活高指数。

(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意义

[砥砺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为谱写多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我省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人情攀比,抵制封建迷信......到2035年,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

(3)请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可以为“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做出哪些贡献

[展望未来]党的十九大指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关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请从“富强”和“美丽”这两个角度,用简洁的语描绘我省到本世纪中叶时的美好画卷。

 

(1)经济建设。   (2)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3)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乡风文明的政策;积极参与乡村文明创建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打破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乡风文明建设打好基础。 (4)示例   “富强”角度;我省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繁荣,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美丽”角度:天蓝、地绿、水净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解析】(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本问考查我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意义。根据题文中十八大以来五年中我省采取的一系列解决民生的措施,意义可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解决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作答,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3)“乡风文明”体现的是精神文明建设,所以学生可围绕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角度组织答案。 (4)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本世纪中叶即2050年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富强”指的是物质文明建设,“美丽”指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学生可围绕生产力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幸福等角度作答;生态文明建设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类宜居等角度组织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谱创新曲

 

(1)从图7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请结合相关链接,简述科技创新的作用。

 

查看答案

共迈卫国步  

  我国是一个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领海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彰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巨大成就,坚定了人民海军坚决捍卫领海主权的信心。

  请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查看答案

共守法治线

镜头一  某日,中学生小丽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男子正在对乘客行窃,如果此时打电话报警,一定会被小偷听到,还可能危及自身安全。

  

(1)此时,小丽机智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镜头二  周六晚上,小辉请同学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感。  

  

(2)请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帮图6中的小辉解感。

 

查看答案

共忆成长路

  有一种芳华。叫“ 正值青春”。适值毕业季,小华在日记中写下:“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在我的成长中留下难忘的印记。”

  

(1)印记一体现了小华具有哪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2)开展印记二中所述的活动对青少年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印记三,想想有哪些具体做法符合该荣誉的要求。

 

查看答案

以下思维导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是

A. 公有制经济  外资经济    B. 国有经济   私营经济

C.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D. 国有经济   个体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