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善相连终须行]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但青春并不意味着效纵,总有一些基本原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孔于说:“行已有耻”。朱喜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于是,我们明白:一个人行事,几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1)请说说我们如何做才能“行己有耻”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大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史记》
“止于至善”,有时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有时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对于“止于至善”这种精神境界,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2)在“止于至善”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行动?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材料一: 2017年12月27日,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目的旨在形成防治中小学欺凌的长效机制,确保把中小学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材料二:一些家长看到校园欺凌的报道后,对自己的孩子提出要求;“不惹事,也绝不要怕事,要学会正确应对”。
材料三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刑事诉论法修正案,将未成年人轻罪获罪记录封存制度写入我国刑事诉论法,该制度坚持了对来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未成年犯罪人顺利重返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1)材料一和材料三“筑起”了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哪两道防线? 请对材料二中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谈谈你的认识。
(2)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明确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后来,又制定了《儿童权利公约》,截至2015年,《儿童权利公约》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196个国家的批准,是世界上最广为授受的公约之一。
结合对前面三则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请运用课本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法律与生活]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1)请阅读下列表格内容和法律,并将它们对应起来。(将选项填入表中)
内容 | 对应法律 |
1.公民出生后,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居民身份证 |
|
2.到了上学年龄, 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 |
|
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 |
|
4.一般情况下, 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 |
|
5.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6.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 |
|
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
|
8.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 |
|
A.劳动法 B.宪法、选举法
C.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D.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
E.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F.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
G.宪法、兵役法 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2)阅读并填写完成上述表格后,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这样的结论:生活与法律是息息相关的!
你是如何理解这个结论的呢?运用课本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启示我们
A.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
B. 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C. 只能用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愿望
D. 要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虽然生命有时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只有当思维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以下对青春期思维独立性认识有误区的是
A. 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
B.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C. 敢于和别人争辩,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D. 只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可以不倾听他人的意见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 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B. 宪法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专门法律
C. 未成年人保护法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关爱
D. 社会保护只包括社会团体对未成年人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