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或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材料二: 2017年12月22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强调,要按照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的原则,健全预防、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确保把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法律与关爱]

(1)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体现对中小学生哪方面的保护?

[法律与国家]

(2)五名校园欺凌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或有期徒刑十一个月,体现了哪些法律特征?

[法律与生活]

(3)在某校七年级(1)班的《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材料这则新闻后,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4)为了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请你积极建言献策。

 

(1)社会保护。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不赞成。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靠法律来调整;每一种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服务并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4)未成年人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办事;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应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己的合法诉求和愿望;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依法为未成年人提供家庭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教育培养等 【解析】(1)题文中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是为了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体现的是社会保护。 (2)根据所学知识,法律的特征包括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题文中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处罚,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被告人未满十八岁依然受到处罚,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本问为一道辨析题,辨析题首先分辨观点的正确与错误,在说明正确与错误的理由。根据所学知识,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所以上述观点错误。 (4)为了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社会上营造一个适宜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供学校保护;家庭为未成年人提供家庭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自身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自身利益。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符合题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法治展开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2018年3月17.18、19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大会分别举行第五、第六、第七次全体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这几次全体会议后,分别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活动。

材料二:“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一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解说词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什么方略? 

  (2)请你说说实施这一方略对我国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3)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这一举措对建设法治国家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最近,七年级(4)班的同学们在积极整理班级的事迹材料,准备代表学校申报市级优秀班集体。以下是该班同学整理出的优秀事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让和声更美]班级成立伊始,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就制定了夺取校优秀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课堂纪律、遵守校纪、学习态度等规则。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从此,维护班级荣誉成为同学们一言一行的标准。

(1)根据材料回答,七年级(4)班的同学是如何让和声更美的? 

[集体的温暖]小梁是留守儿童,他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性格也比较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学习成绩也不尽人意。同学们得知他的情况后,主动和他交朋友,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帮助他。从此,小梁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有了起色,在学校举办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2)小梁的变化和成长说明了集体氛围有什么影响? 

   [集体的力量]在全市中小学弘扬十九大知识竞赛活动中,小林获得优异成绩。并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加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这次比赛,让我领略了团队合作的无限魅力”

(3)以上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七年级(4)班具有哪些美好的特征? 

(4)心中有对美好集体的情慨,脚下有建设美好集体的行动。向七年级(4)班的同学学习,我们应怎样为建设美好集体贡献力量?

 

查看答案

我国制定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有

婚姻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并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这表明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的实施比法律的制定重要

③我国不断加强法治建设

④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崇尚道德,以德治国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