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的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理论,喜欢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上述内容反映了中学生具有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学生的成长中有什么作用?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培养这种精神?
“中国式过马路”已成为城市交通事故的隐形杀手,但就是有人不停地在触碰生命安全这道防线。为了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2017年10月25日上午,我省某市交警开展了“文明出行是守护你生命安全的底线”微博执法直播活动。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 认真学法 B. 尊崇法律
C. 参与执法 D. 依法维权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法治这要求的有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
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已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
③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平重超标,被环保部门依照相关法律处以巨额罚款
④刘晓利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请自己的4个舍友一起看演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⑧④
2018年5月12日,在第10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小小减灾官”全国科普大赛北京赛区复赛在北京成功举行。此活动是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以向少年儿童传播防灾减灾安全知识为核心的大型公益类选拔活动,用以培养儿童安全意识,提升儿童安全防护的能力。开展这个活动,有利于
A. 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B. 未成年人把全部精力和时间用来参加减灾防震活动
C. 消除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D. 增强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民法总则》为受到性侵害的未成年人长大以后提供司法救济的机会。《民法总则》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该法律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 社会保护 B. 司法保护
C. 学校保护 D. 自我保护
2018年1月12日,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广东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李嘉受贿案,对被告人李嘉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李嘉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孽息子以追缴,上缴国库。这说明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我国法律对高官特别严苛
D. 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