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案例回顾)河南郑州市在校大学生闫某和朋友王某因掏鸟窝抓了16只鸟(燕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出售,被法院分别被判处10年6个月和10年有期徒刑。此消息一出旋即引发舆论热议,有网友吐糟质疑称,“人不如鸟”,指责当地司法系统小题大作。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新闻已多次见诸报端,譬如河南耍猴艺人被判刑、常州一男子抓百只青蛙被起诉、温州一民工抓300只麻雀被刑拘、天津老太摆射击摊被判非法持有枪支等案件,这些事件警示我们,看似普通的抓鸟或是猎捕蛤蟆、壁虎等常见动物,都有可能触犯到法律,也提醒有关部门,对于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一定要认真普及,这样才能避免大家糊里糊涂已经违法了。

(1)请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感悟。

(参与普法)2017年最新“七五”普法实施方案,明确法治教育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制定和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

(2)根据你的经历,请写出一个你参加过的法治教育活动,并谈谈你的收获。

 

(1)本题采用solo评分法,学生的回答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等级 等级描述 参考样例             水平五 抽象拓展层次     在水平四的基础上,能对材料进行更为抽象的规律总结,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①法律无所不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②闫某等人因违法被处罚,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准绳, 指引、教育人向善。)③国家依法处理这些违法行为,是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我们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水平四 关联结构层次       对材料感悟到位,观点和理论运用准确,表达较清晰,合符逻辑。 ①法律无所不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②闫某等人因违法被处罚,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准绳, ,指引、教育人向善。)                       水平三 多点结构层次       能从多个维度谈感悟,观点运用准确,但未能建构其逻辑关系。 答案1:法律无所不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答案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案3: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水平二 单点结构层次   能够从一个维度谈感悟,观点运用准确,表达清晰。 答案1:法律无所不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答案2: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答案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4: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答案5: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答案6:我们要珍爱生命,保护野生动物;……             水平一 前结构层次 无应答;应答内容与材料无关;重复试题内容。   需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要学会控制情绪;……       (2)活动:例如参加法治手抄报比赛、“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参加法治教育讲座、参与法治主题班会、中学生法律知识考试等等。 收获:①增强了法治意识,树立了法律信仰。②学习和丰富了法律知识,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解析】 (1)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而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首先,我们进行审题,题目要求我们回答出上述案例对我们的感悟,回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围绕着“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等角度具体进行回答。仔细研读材料,我们不难发现,题文中引用了一系列的捕杀野生动植物的行为而受到法律的严惩,这就充分说明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法律的作用等内容;由于闫某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违法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处罚,就说明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特点;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此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应从学法、尊法、守法等角度加以说明。为此,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参加过的普法宣传活动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进行回答。如:我们经常参加的法治专题讲座、“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参加法治手抄报比赛等,回答出一个自己参加过的法治宣传活动即可。具体的感受,我们可以从增强自己的法治观念、增强对法的认识、树立法律信仰、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守法等。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校园本该是阳光、安全的地方,但是近年来,发生在中小学校园里的暴力与欺凌事件却屡见报端,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查看答案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背上书包,迈着匆匆忙忙的脚步,步入一个新学校,来到一个新集体,此时我们的心情很激动。我们都渴望有一个优秀的集体伴我们成长,为此,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到创建美好集体的实践活动去。

(1)请你列举一个你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的事例。

(2)我们要积极主动参与集体建设,请完成下列的其中一个栏目。

  ①“想一想”:在你的心目中,美好集体应该是怎样的?

  ②“议一议”:我们怎样才能在集体中奏出“美好的和声”?

 

查看答案

当国歌突然响起时,一群00后的反应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2017年5月22日晚,博主@军粉发布了一段一分二十秒的视频,视频中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走进校园上学,孩子们纷纷朝教学楼快步走去。在视频播放到30秒处,操场上突然响起了国歌,所有的小学生全部自发地停下了脚步,目光齐刷刷的望向操场升旗处,仿佛画面都停止了。随着升旗仪式的开始,小学生们笔直的站立,向缓缓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直到国歌奏完,整个过程保持了将近50秒。

该视频经各大媒体号、@中国共青团网等官方微博转发后,引发网友们的强烈反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中,关于国歌法的法律案于今年6月初审。这意味着,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将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这将有助于规范国歌的奏唱、使用等行为,进一步捍卫国歌的尊严,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对于国歌的情感。

我们都有参与升国旗、唱国歌的经历,请简要描述出当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时你内心的真实感受。

这群00后的小学生把对国歌的敬爱之情传递给广大网友,你在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查看答案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需要我们做到

①增强法律意识,舍弃道德要求和规范

②自觉遵守法律,学会依法办事 

③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和利益的同时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④树立法律信仰尊崇,信赖法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