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下列对宪法的认识,错误的是( ) ...

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下列对宪法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C. 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 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宪法。根据所学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A、B观点正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观点正确;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D观点错误,因为本题是从错误的角度考查,所以选择D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依据宪法,制定宪法”,说明宪法是民法总则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B. 民法总则被喻为“民事权利的百科全书”,说明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C. 民法总则的保护从“摇篮”到“坟墓”,贯穿了人的一生,是每个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D. “任何组织个个人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者出售个人信息”,说明了民法总则保护公民的隐私

 

查看答案

习近平强调,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保障宪法实施就能保障其他法律的实施   

④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①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有法可依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④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如图是一部法律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横线上应填写的这部法律是

A. 刑法

B. 国旗法

C. 宪法

D. 国家安全法

 

查看答案

2017年 7月3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国务院任命的39个部门的62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后,李克强勉励大家铭记誓言,依宪履职、为民履职、勤政有为、清廉守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1)、查一查:宪法宣誓誓词是什么?

(2)、 国务院任命的39个部门的62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3)、请你就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参与建设法治国家给同龄人提出几条可行性建议。(至少两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