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据新闻网报道:网络不是语言的“禁区”,但也不是语言的“自由地”,我们要提...

材料一:据新闻网报道:网络不是语言的“禁区”,但也不是语言的“自由地”,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时刻把道德素质记在心中,客观的发表正确的言论,不去陷害他人,正确的行使自己话语权,做一个有责任心,有公德心,有畏戒心的网民。

材料二:2018年5月29日,网民王某法、王某龙、周某征,6月1日,网民欧某涛,亲某江,在微信群发布“恐怖分子已经进入青岛”“将去青岛安放2颗炸弹”等虚假恐怖信息,引发网民高度关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根据刑法第八十八条之规定,该5人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被沂水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网络不是语言的“自由地”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遵守法律法规与语言“自由”的关系。

 

(1)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2)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解析】 (1)本问考查正确认识“言论自由”,是对学生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本问考查遵守法律法规与语言“自由”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公民在享有言论自由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各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每天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就有人活动,直到晚上10点左右结束,有跳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唱歌、拉琴的等,特别是晚上的广场舞,各舞队比拼音乐的音量,导致公园嘈杂声一片,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休息。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对我们行使合法权利有何启示?

(2)假如你是广场舞噪声的受害者,你打算通过哪些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二个方面即可)

 

查看答案

(题文)我国新出台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这说明                     

①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

②政府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公民在人格上已实现完全平等

④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绝对公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等关乎社会公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  )

①公平是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②社会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

③有了公平,人们就能满足自己的所有愿望

④人们的公平意识在不断增强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18年6月2日,被判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的物美创始人张文中再审宣判:原审被告人张文忠无罪,原判已执行的罚金及追缴的财产,依法予以返还张文忠案是司法机关根据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依法纠错的重大案件。这表明(  )

①正义尽管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②勇于纠错也是制度正义的题中之义

③正义制度的实现取决于法官

④只有正义的制度才能切实保障人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践行平等是人类水恒的追求,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公平的追求。下列对践行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

A. 践行平等就要实现绝对平等

B. 践行平等不该有丝毫的不均衡

C.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D. 践行平等是政府的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