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社会生活。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 ①会与越来...

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社会生活。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

①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③会关心国家发展 ④只需搞好学习就可以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A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感受社会生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我们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为之分忧等,①②③观点正确,④没有认识到社会生活对个人的重要性,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能体现正确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①关注每年两会,并献计献策

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③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开阔自己的眼界

④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暑假的一天上午,小明来到公园,看到成群结队的市民在进行各种晨练;来到图书馆,映入眼帘的是散发墨香的各种图书;来到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货架;来到菜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进行着各种交易……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

A. 中学生的暑假生活丰富而又有意义

B. 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C. 社会的发展靠各个群体的共同努力

D.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查看答案

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可见,这是司法追求的终极目标。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为什么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2)司法案件如何做到公正?

(3)作为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查看答案

材料一:据新闻网报道:网络不是语言的“禁区”,但也不是语言的“自由地”,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时刻把道德素质记在心中,客观的发表正确的言论,不去陷害他人,正确的行使自己话语权,做一个有责任心,有公德心,有畏戒心的网民。

材料二:2018年5月29日,网民王某法、王某龙、周某征,6月1日,网民欧某涛,亲某江,在微信群发布“恐怖分子已经进入青岛”“将去青岛安放2颗炸弹”等虚假恐怖信息,引发网民高度关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根据刑法第八十八条之规定,该5人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被沂水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网络不是语言的“自由地”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遵守法律法规与语言“自由”的关系。

 

查看答案

在各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每天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就有人活动,直到晚上10点左右结束,有跳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唱歌、拉琴的等,特别是晚上的广场舞,各舞队比拼音乐的音量,导致公园嘈杂声一片,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休息。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对我们行使合法权利有何启示?

(2)假如你是广场舞噪声的受害者,你打算通过哪些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二个方面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