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某班在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主题的班会课上,有这样一个讲座话题:尽管好人是我们这...

    某班在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主题的班会课上,有这样一个讲座话题:尽管好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竟也遭遇过诸如”老人倒地,你扶与不扶“的邋里尴尬。为了让好人流汗流血不流泪,也为了让坏人不再任性与猖狂,近年来,我国各地竞相出台实施了”好人法“。

对此,有同学认为,减少讹诈现象,只有靠法治;也有同学认炎,减少讹诈现象,只有靠道德。请你运用所学观点,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减少讹诈现象,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的相得益彰。 因此,减少讹诈现象,既要加强法治,依法惩处讹诈等违法行为,又要加强德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解析】 本题为辨析题。首先说明观点的正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正误的理由。依据材料可知,一种认为治理国家靠法律,一种认为治理国家靠道德。所以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因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德治和法治是相互结合的。理由运用德治和法治关系来说明。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后结合材料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说明如何减少讹诈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中国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材料: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知,2017年3月22日,央视微视频工作室推出动画视频《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被称为“史上最接地气”的普法教育。

(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仔细阅读表格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参照示例,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依法治国新举措

依法治国新方针

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执法”

 

严格执法

2016年我国诞生了10部新法,修订了24部法律;2017年3月15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民法典时代。

 

①     

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治面前谁都不能例外

 

②     

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审判责任追究标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

 

③     

 

(2)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请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习近平同志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查看答案

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法治?

 

查看答案

怎样理解良法之治?

 

查看答案

法治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为预防危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的发生,长春市人民检察院持续推进法治校园工作,维护校园安全,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欺凌犯罪。法治进校园

①是加强法治宣传的需要

②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       

③营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

④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