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题文)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

(题文)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材料二:根据宪法规定,提议宪法修改的有两个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之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和其他议案,则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材料一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说明宪法具有什么显著特征?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3)综合两则材料及两个问题的回答,你得出了哪些重要结论?

 

(1)①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由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所以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一中宪法第五十四条和国歌法第一条的规定,表明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内容上不同;国歌法第十五条规定表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效力不同。(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二中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所以认识从宪法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保障宪法的稳定性等方面回答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材料中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以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得出的结论从宪法的地位、效力、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同学召开了以“权利义务在身边,当好国家的主人”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们围绕主题,列举了生活中的几个例子:

小王:我们在学校接受教育,遵守课堂纪律,这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小赵:我爸爸开车去银行办事,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罚款。

小李:午休时,大家都在休息,某同学却大声背书。同学们多次制止他,他不仅不听,还说:“真烦人,马上就要考试了,我要复习迎考。”

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分析同学们列举的这几个例子。

 

查看答案

公平是人类孜改以求的目标,但用理性的目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尽管如此,我们都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而不懈努力。

(1)说一说:公平的社会环境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2)想一想: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你认为应当如何去做?

 

查看答案

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主要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以及结果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每个人基于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平等的含义是什么?我们应怎样践行平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丽水有“浙江绿谷,养生福地”的美称。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丽水的生态旅游、乡村体闲发展火爆。中学生丽丽就生活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分享她的喜悦,为她释疑解惑吧。

农家乐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它给丽丽村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

袁某借给自己的朋友董某5万元钱,到了还钱的期限,董某拒不还钱。袁某一气之下将董某带到酒店将其非法拘禁达17小时,直到董某亲属送来欠款,才将董某释放。后来,人民法院以非法拘禁罪判处袁某有期徒刑。

(1)袁某侵犯了董某的什么权利?

(2)公民的这项权利有何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