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列行为不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A. 老李为人热情,经常主动帮助邻里乡亲解决各种困难
B. 小张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完不成作业,小王就主动将作业借给他抄
C. 某市出租车司机自发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孤寡老人、残疾人
D. 某地发生7.8级地震,人们纷纷为该地捐款救灾
“行己有耻”警示我们,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③树立底线意识,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①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②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③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实践过程。追求“至善”要求我们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见贤思齐焉”,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独善其身,就能“止于至善”
④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题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面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是
A. 这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有“至善”的追求
B. “止于至善”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追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追求的
C. 这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D. 这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很讲究“耻”,耻即行己有耻,做人做事有所不为。下列我们应该“有所不为”的是( )
①帮助同学 ②抄袭作业 ③乱扔垃圾 ④植树造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