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蹿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后来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应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应迟钝。这个实验揭示的道理是( )
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远离危险,善于自救
C.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D.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人类的历史变迁、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祖国的百年沧桑警示我们( )
A. 我国的敌人很多,要时刻保持警惕
B. 只有长大才能树立忧患意识
C. 要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
D. 中学生不用过早树立忧患意识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制定了重振民族精神的法案;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由政府主导,培育“韩国精神”;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思考领悟)
(1)材料中所提到的国家为什么都强调要培育民族精神?
(感受提炼)
(2)阅读下表,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对应的内容。
典故、事例或名言警句 |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团结统一 |
“和为贵” | ① |
② | 勤劳勇敢 |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 ③ |
(传承实践)
(3)请写出学校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做法。
材料一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每年两会都会着重强调生态建设:“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
(1)习近平主席为什么多次强调生态文明?
(2)请列举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建设方面作出的重大举措。
(3)建设生态中国、绿色中国,每个人责无旁贷。你能为建设生态中国、绿色中国做些什么?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1)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问,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
(2)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请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