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8年,我们迎来第22个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

2018年,我们迎来第22个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读书日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近年来,随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有了更丰富的载体和形式,阅读已不只是一种纪念和仪式,更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习惯与日常,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已成为各界文化传播者的重要使命。为发挥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提高全民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推动全民阅读,山西省图书馆在2018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阅读,与法同行”主题活动。

读书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多读书、读好书,从中汲取滋养身心的力量。希望每一位读者,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在这春风十里的时刻,都能感受到阅读的力量,体会阅读带给我们的喜悦。

围绕上述材料,某中学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从学习的角度,探究一下“全民阅读”的意义。

(3)适应时代发展,我们需要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要求?

 

(1) (示例)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倡导“全民阅读”,有利于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人们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乐学生活的意义,有利于人们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有利于打开生命的视窗,拓展新的通道,让人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人们的能力和智慧,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生活:能促进人们在不断的学习中造就自己;等等。 (3) (示例)在学校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中的困难,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扰;自觉承担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围绕珍惜学习机会、确立终生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等方面回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宣传标语的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⑵本题考查全民阅读的意义,审题注意答题角度从学习的角度思考。倡导“全民阅读”,有利于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人们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乐学生活的意义,有利于人们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有利于打开生命的视窗,拓展新的通道,让人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人们的能力和智慧,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生活:能促进人们在不断的学习中造就自己;等等。 ⑶本题考查中学生应该怎样阅读。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珍惜学习机会、确立终生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等方面回答。在学校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中的困难,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扰;自觉承担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央视网2018年3月12日消息:为了展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杂交稻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大型音乐剧《袁隆平》日前在北京上演本该“顾养天年”的年龄,哀隆平却依然奔走在日野中,做着自己的“禾下乘凉梦”。科学探索是没有止境的,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他的动力来自于他的梦想。袁隆平曾说到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外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亩产1 000公斤梦早日实现。”袁隆平数十年来一直站在水稻育种的最前端,不是偶然的,心无杂念,抛去功利色彩,恰恰达到了梦想的彼岸。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出发,恰恰成就了个人的梦想。袁隆平说“我的梦想很简单”,而事实证明,这简单的梦想却解决了世界亿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1)“活到老学到老,他的动力来自于他的梦想。”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

(2)“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出发,恰恰成就了个人的梦想。”这启发我们少年的梦想应有哪些特点?

(3)为了自己的“禾下乘凉梦”,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袁隆平却依然奔走在田野中。这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世上有一个人,他离你最近也最远;世上有一个人,他与你最亲也最疏;世上有一个人,你常常面对他,但你很少了解他。这个人,就是你自己。人,相遇最多的是自己,然而,最难认识的也是自己。难怪古希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犹如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探索与思考。

(1)如何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材料二:有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一切态度与评价。”

(2)材料二中的观点正确吗?我们应怎样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查看答案

进入初中后,小明发现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与小学的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他觉得学习很吃力,苦、累、困成了他的初中生活的主旋律。于是他对同桌说:“我读不下去了,我要回家!”

(1)学习真的那么苦吗?为什么?

(2)为了让小明走出学习的苦,学会享受学习请你为他提供儿种学习的好方法。

 

查看答案

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刘老师身边.在那个时光充裕、头脑敏捷的年岁里. 纠正记忆中所有的错误,填满知识的空白处。把那些由于贪玩而荒废掉的时光,都变成学习和刻苦努力的时光。哦,中学时代,多好的时代!当然,这是一种梦想。谁也不能回到过去。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现在,才是最现实的.....摘自冯骥才《哦,中学时 .......

(1)“我”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这体现了中学时代对于我们的成长有着怎样的意义?

(2)“谁也不能回到过去”,我们应怎样抓住自己的中学时代?

 

查看答案

认识自己是一个_____________。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_____________ 、发展自己,我们就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