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事件频发) 近些年校园暴力事件多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报道的校园...

材料一:(事件频发)

近些年校园暴力事件多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75%发生于中学生之间,而在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是主要原因,占55%。2017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反校园暴力条例进行有效补充,增强法律中关于校园暴力伤害的条文的可操作性。

材料二:(法不可违)

初中生小宇开学时是品学兼优的同学,接触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开始旷课,不写作业,违纪等行为。起初是有时候不回家,后来就基本不在家里生活了,去网吧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最终小宇因“哥们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材料三:(专项治理)

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又对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教育部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和生命的行为。

(1)材料二中小宇的行为都违法了哪些社会规则?

(2)材料二中小宇为什么会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3)你认为多措并举,坚决遏制校园欺凌现象有何现实意义?

(4)请你为遏制校园欺凌,构建平安校园献计献策。(友情提醒:多角度)

 

(1)违反了校规和法律。 (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因为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所以判刑7年有期徒刑。 (3)有利于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促进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和学会用法维权;有利于青少年明辨是非,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保障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等。 (4)国家、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监管,净化文化环境,严禁渲染、传播暴力文化;加强对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依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学校: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人格发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观念、严格要求,建立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教制度。 家庭: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善于调控不良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面对校园暴力要机智地与其斗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解析】 (1)依据教材内容,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主要有三类: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由题干可知,“旷课,不写作业,违纪等行为”“网吧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这些不良行为违反了校规校纪;“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犯罪行为,触犯了法律。 (2)小宇之所以会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要从犯罪的特征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具的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由此可见,小宇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是罪有应得。 (3)坚决遏制校园欺凌现象的意义可以从尊重生命健康权、维护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违法犯罪、培养良好的品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创建和谐校园等方面来答。 (4)遏制校园欺凌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只要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自身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新疆阿克苏公路管理局退休职エ汪正英坚守良心,拾荒12载只为还债50万元的事迹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老人用12年时间,却下了巨大的心里包袱,却收获了人间最为珍贵的品格。他说:穷不能赖,富不能坏,做人不能没有良心,要讲信用。

材料二:近日,国家发改委透露,已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公布了首批涉金融黑名单合计约300个严重失信市场主体并推送给21个部门,依据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对其实施联合惩戒措施。旨在形成“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汪正英收获了“人间最为珍贵的品格”,你认为这种品格指的是什么?请你用两句名言警句描述这种品格。

(2)从诚信价值的角度,结合材料二说一说你对”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看法。

(3)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材料一:《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体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照片。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不孝顺,就随意转发了。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材料二: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洛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结合材料二,说明公安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查看答案

农民工小王为讨薪,爬高压线以死威胁老板,虽要回欠薪,却因乱公共秩序,在获民警解救后又被公安机关拘留;他的同乡小李则通过劳动仲裁顺利追回欠薪欠。两人的不同遭遇告诉我们

①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②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中学生因在网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造成严重后果,受到刑罚处罚。据此判断该中学生

①已年满16周岁

②触犯了刑法,其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没有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④缺乏法治观念和意识,没有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江西省鄱阳县古县渡镇电排站工作人员(镇政府聘用人员)、邓坂村原党支部书记程某等人就属于这种,十年前,他“带领”六名村干部套取粮补资金,前不久,他们被县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查处。根据调查结果,今年6月22日,经县纪委常委会、县监委委务会研究,决定给予程某开除党籍分并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①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律己

②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③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④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