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生活现象品析。 材料一: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刚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无心读书,经常迟...

生活现象品析。

材料一: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刚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旷课,甚至整夜泡在网吧,多次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但仍不悔改。后来,小刚开始小偷小摸,并多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小学生索要零花钱。

材料二:某大学林某因与室友黄某“关系不和”,在寝室饮水机中投毒致使室友黄某死亡。

(1)小刚和林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为了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你给予三点警示。

 

(1)小刚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林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2)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 治观念,依法自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解析】 本题考查违法无小事相关知识。违法行为是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 (1)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分类的认识。按照对社会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小刚行为“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旷课,甚至整夜泡在网吧,小偷小摸,并多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小学生索要零花钱。”对社会造成危害小,没有处罚刑法,因此小刚是一般违法行为;林某投毒致他人死亡,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处罚刑法,因此林某是刑事违法行为。 (2)分析违法犯罪的后果,目的是教育学生平时看似一些不起眼的毛病、缺点就是违反了法律,应该受到制裁;再就是犯罪行为很多也是由日常小事引起,所以青少年要加强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学会交往。因此从加强法制意识、纪律意识、规则意识、思想修养等谈一谈远离违法犯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8年09月26日第四届江苏省“诚信之星”“十大诚信标兵”名单发布。其中仲跻和系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荣系南通汇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们在投资兴业的过程中,都将诚实守信当作立身立业的根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充分展现了当代企业家履职重信、践诺担当的精神风貌。

材料二:2018年5月14日15时49分,河间市某纺织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柴某某在前往澳门时被阻止出境。原来柴某某所在公司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以假报出口的手段骗取出口退税321.39万元,至今未缴纳所骗税款,沧州市国税局将该公司列入2017年税收违法“黑名单”,并在门户网站公布其当事人信息。

(1)根据材料一,说说你对“诚信”的理解。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谈谈讲诚信的重要性。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诚信的品质?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只要有网络,家用电器、数码产品、日用品等就可以在网上购买;点开手机就可以获取各种最新信息;网络视频让相隔千里的人实现“面对面”聊天。但一些包含低俗、暴力等内容的不良信息也伺机利用互联网传播。

材料二 “互联网+”大潮正席卷各行各业。“互联网+”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新的发展业态。

在互联网时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地参与网络生活?

 

查看答案

“没有法律援助中心的免费救助,我们的工资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要回来。”几名工人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领到了40余万元的拖欠工资。这说明

A. 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B. 法律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武器

C.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权益最有效的手段

D. 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查看答案

小明和同学晚上放学回家,遇上了歹徒持刀抢劫,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设法稳住歹徒,与其巧妙周旋   

②记住歹徒体貌特征,了解其去向

③及时拨打“110”              

④不顾一切,勇敢地同歹徒搏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 有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B.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死刑

C. 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D. 有期徒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