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7年7月19月,“徐玉玉被电信诈骗致死案”在山东临沂中级人民法院一...

材料一:2017年7月19月,“徐玉玉被电信诈骗致死案”在山东临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主犯陈文辉一审因诈骗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六名被告人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材料二:2017年08月24日,上午9点半,山东女大学生徐玉玉被电信诈骗致死案的关联案件,杜天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杜天禹被指控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名成立,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6万元。公诉机关指控,2016年4月初,被告人杜天禹通过植入木马等方式,非法侵入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网站,窃取2016年山东省高考考生个人信息64万余条,并对外出售牟利。其中,杜天禹通过腾讯QQ、支付宝等工具,向陈文辉(另案处理)出售上述信息10万余条,获利14100余元。

(1)杜天字、陈文辉等人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为什么?

(2)材料二中考生信息被非法泄露,请你给考生出谋划策

(3)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1)犯罪行为 社会危害性严重、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的处罚 (2)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权人可以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3)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解析】 (1)本问间接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根据所学知识,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题文中的陈文辉等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受到了刑罚的处罚,所以是犯罪行为。 (2)本问考查依法维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3)本问考查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知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学生据此回答即可。本问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互联网+”大潮正席卷各行各业。淘宝、支付宝、微信、微商等都是“互联网+”的杰作。“互联网十”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新的发展业态。

材料二:当今社会,手机的普及率高,覆盖面大,受众广,影响力强,网络信息时代,手机无线上网方便了大批人,也侵蚀了不少人。现在利用手机上网最多的是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当今黄毒泛滥最厉害的正是手机网络,受黄毒危害最大的是青少年。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2017年5月,湖南省桂阳县人民法院在公开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时,被告汤某竟在法庭上殴打原告。经该院快速处置,对这名公然扰乱法庭秩序、妨碍诉讼活动的当事人给予司法拘留15日并罚款10000元的处罚。请结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有关内容回答回答。

(1)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法律规则外,你还知道哪些规则?

(2)对汤某的处罚说明了什么?

(3)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查看答案

向法律服务机构提起诉讼,俗称“打官司”,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查看答案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