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教育是我国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希望所在。我国是一个人口...

教育是我国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希望所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教育的成败、人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所学,回答以下设问: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信息。

(2)你对材料中的“直接影响”是怎样理解的?

(3)你准备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1)教育是我国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 (2)教育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直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如:教育的滞后,人民素质较低,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3)①加强体育锻炼,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增强身体素质 ②加强道德修养,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增强思想道德素质。 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坚实基础,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解析】 (1)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信息”,仔细阅读材料,根据题文中给出的相关信息,可以得出结论,主要说明的是教育的作用。教育是我国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希望所在。 (2)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直接影响”,仔细阅读材料,根据题文中给出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材料是从正反两方面对比来论述教育的作用,比较具有说服力,即教育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直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的滞后,人民素质较低,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3)言之有理即可,组织答案时从以下方面回答即可:强身健体、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首次被作为国策提出,指出我们应该走一条实现经济、生态和民生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适应我国生态形势的唯一选择,也是为21世纪人类发展新道路提供的伟大实践。

我国实现绿色发展,未来要迈向“三个零”目标:到2050年,实现资源消耗“零增长”;到2050年,实现生态占用“零赤字”;到2050年,实现环境污染“零排放”。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绿色发展“三个零”目标,必须努力建设什么社会?推进什么文明?

(2)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当代,如何协调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普遍问题。我国也未能独善其身,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请问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哪些方面共同发力?(至少答出4方面)

(3)实现绿色发展有哪些意义?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2017年7月30日上午举行的朱日和阅兵的受阅装备近一半为首次亮相,所有装备都是国产的,集中体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这些军事科技成果的取得

①得益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②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

③表明我国已经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④表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近两年部分科技成就:

表中成就的取得令国人备受鼓舞,因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

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③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④国际竞争的实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校开展“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活动。小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周一,睡觉忘记了关灯,浪费了不少电,真不应该;周二,连撕了三张白纸,老师说要消耗大量木材,我感觉很惭愧;周三,我发现妈妈只为洗两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浪费水电,我建议妈妈用盆洗。”读完这篇日记后你的看法是 (     )

①小明的资源意识在不断增强

②节约资源应该从日常的小事做起

③节约资源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

④节约资源意识最重要的体现是纠正别人的错误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狗年新春,有人改用飞信、微信、QQ、电子贺卡等传递祝福,出行放弃开私家车;有人在门口挂起一对大红灯笼,关闭了景观灯饰;有人购买了实实在在的简装食品,提起了阔别已久的手工编织袋······这                                          

①说明了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②表明了人们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④就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