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调查显示:打架斗殴、公然...

材料一: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调查显示:打架斗殴、公然辱骂同学、多次拦截殴打同学和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暴力倾向严重影响了受欺凌学生的正常生活扣学习,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同时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材料二:2017年6月20日,河南省高院出台《关于全省法院少年法庭专项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实施意见》,2017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八年级一班同学们准备召开一次“学法知法,拒绝校园暴力”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知识向同学们讲解材料一中校园欺凌的几种现象各属于什么行为?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受欺凌者寻求法律帮助出谋划策。

(3)情景再现:同学晓琳放学路上正遇到同班同学小亮被几个陌生少年围攻,请你为晓琳同学支招。

 

(1)打架斗殴、公然辱骂同学属于不良行为;多次拦截殴打同学和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2)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寻求帮助;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打电话告诉家长或老师;拨打110及时报警;寻求周围的人帮助;虚张声势,灵活机智帮助同学脱离险境等等 【解析】 (1)本题考查校园欺凌行为的实质。题干中打架斗殴、公然辱骂同学属于不良行为,多次拦截殴打同学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以此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知识。依据所学知识,从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寻求帮助;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角度来回答。 (3)本题考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具体方法。属于做法类问题。依据教材知识和题干情景,从可采用呼救法、周旋法、拨打报警电话等角度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某在校读书时是个“打架大王”,屡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虽然校长和班主任经常对他进行教育,但他仍不思悔改。一天,他乘公共汽车回家时,售票员请他买票,他竟出言不逊,说什么“老子没钱,你敢怎么样”。售票员不让他走,他便动手打了售票员两拳。后来,公安部门给予他罚款并将情况通知所在学校,学校结合陈某的一贯表现,给予他警告处分,但陈某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对售票员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毕业后的一天,陈某纠集了几个人,在一僻静处将售票员殴打成重伤后逃之夭夭。后被逮捕归案,人民法院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7年。

(1)陈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结合陈某的行为,指出一般违法和犯罪的不同点。

(3)我们应怎样吸取陈某的教训,预防犯罪?

 

查看答案

2017年7月24日,光明日报揭晓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诚实守信候选人都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从事生产活动坚持质量至上,从事经营活动坚持信守契约,从事服务工作坚持优质规范,在合作者和服务对象中享有高度信誉。最亲切的早饭奶奶毛师花为小学的孩子们提供早餐,坚持25年早餐不涨价,她卖的鸡蛋饼、豆浆、粽子、稀饭……样样都是五毛钱。她不担心利润,只担心孩子们是否会挨饿,是否吃得干净卫生,被人们称为“有良心的早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你谈谈讲诚信的重要性。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诚信的品质?

 

查看答案

12岁的女孩吴玲独自到家附近的披云山上写生作画,遭遇抢劫后奋力反抗,被恼羞成怒的歹徒田某残忍杀害。这警示我们

①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

②面对不法侵害,与犯罪分子硬碰硬

③要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交出财物,设法离开报警

④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刘某是一名热爱学习、孝敬父母的好学生,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朋友”后,便开始小偷小摸,最后因为无钱上网而绑架了自己的亲侄子,并扬言如果得不到赎金就要“撕票”。这说明

①犯罪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发展而来的  

②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小偷小摸开始的

③不良行为若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④要预防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8年5月,桂林市交警部门开展机动车违规鸣喇叭专项整治行动,机动车驾驶员秦某在禁止鸣喇叭区域“任性”鸣笛,被处以罚款100元的处罚。“任性”鸣笛

A.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B. 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D. 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