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判断一个人是否养成了亲社会的行为习惯,要看他 ①畏罪潜逃的人,能不能为其提供住所...

判断一个人是否养成了亲社会的行为习惯,要看他

①畏罪潜逃的人,能不能为其提供住所

②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不能伸出援助的手

③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不能给予同情和关心

④在共同的事业中,能不能与别人分享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A 【解析】 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对于畏罪潜逃的人,我们要积极举报,而不能为其提供住所,①观点错误,②③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下列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不恰当的是

A. 去农村体验劳动的艰辛    B. 关在家里凭空想象

C. 上网看新闻    D. 参加夏令营活动

 

查看答案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学生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就必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磨砺意志、增强本领,其重要途径是参加

A. 理论学习    B. 加强锻炼    C. 社会实践    D. 体验生活

 

查看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谈论一些社会问题。下面对于社会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B.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中学生不接触社会为好

C. 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丑恶的东西,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D. 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要提高自控能力

 

查看答案

材料一: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调查显示:打架斗殴、公然辱骂同学、多次拦截殴打同学和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暴力倾向严重影响了受欺凌学生的正常生活扣学习,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同时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材料二:2017年6月20日,河南省高院出台《关于全省法院少年法庭专项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实施意见》,2017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八年级一班同学们准备召开一次“学法知法,拒绝校园暴力”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知识向同学们讲解材料一中校园欺凌的几种现象各属于什么行为?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受欺凌者寻求法律帮助出谋划策。

(3)情景再现:同学晓琳放学路上正遇到同班同学小亮被几个陌生少年围攻,请你为晓琳同学支招。

 

查看答案

陈某在校读书时是个“打架大王”,屡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虽然校长和班主任经常对他进行教育,但他仍不思悔改。一天,他乘公共汽车回家时,售票员请他买票,他竟出言不逊,说什么“老子没钱,你敢怎么样”。售票员不让他走,他便动手打了售票员两拳。后来,公安部门给予他罚款并将情况通知所在学校,学校结合陈某的一贯表现,给予他警告处分,但陈某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对售票员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毕业后的一天,陈某纠集了几个人,在一僻静处将售票员殴打成重伤后逃之夭夭。后被逮捕归案,人民法院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7年。

(1)陈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结合陈某的行为,指出一般违法和犯罪的不同点。

(3)我们应怎样吸取陈某的教训,预防犯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