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的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思辨反应能力。以下说法符合媒体素养要求的是
①小李一边写作业,一边刷抖音
②小王利用网络来学习科学知识
③小陈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恶俗信息
④小刘发现微博中恶意谣言向有关部门举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8月,进入高温酷暑天气,我国北京、上海、重庆多个城市出现“爱心水站”给高温工作者免费提供饮用水。热心市民和志愿者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传递对高温天气仍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关心。志愿者的行为告诉我们
A. 参与公共生活要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B. 参与公共生活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亲社会的行为
C. 参与公共生活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D. 参与公共生活要遵守社会公德
过马路闯红灯、景区乱刻乱画、公共场所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在我们生活中还时有发生。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需要我们
①感受社会变化 ②善于明辨是非 ③遵守社会公德 ④学会亲近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某市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功效,支持学生根据学情需求,通过扫码或链接方式调取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说明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
A. 学习方式 B. 交往方式 C. 生活方式 D. 思维方式
市民张某利用自己的博客发布了一条某地十多人患禽流感死亡的虚假信息。张某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这说明
A. 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相对的、不受限制的
B. 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C. 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发表言论纯属个人私事
D. 公民要提高媒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树立道德观念。
“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列夫托乐斯泰的这句话主要是强调
A. 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更为广阔
B. 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人共同努力
C.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要面对和参与公共生活
D. 人们的公共生活方式正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