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今天你“刷屏”了吗?利用微信发表自己的言论,已经成为许多网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今天你“刷屏”了吗?利用微信发表自己的言论,已经成为许多网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部分网民利用微信在网上制造谣言、相互谩骂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谴责。净化网络环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对此,青少年参与公共生活不应该做的是

A.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B. 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和抗诱惑的能力

C. 积极参与其中,推波助澜

D. 遵守法律和道德,不造谣、不传谣

 

C 【解析】 本题考查积极融入公共生活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如何在公共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认识,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题文中的材料告诉我们,对于公共生活中的网络,我们应学会正确使用,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巨大的效益,但是我们还应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严格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不做违法的事情,做网络的主人,所以A、B、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C的说法是不能明辨是非的表现,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2017年4月联合发布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6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量呈上升趋势,2016年较2015年同比上升51.47%,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告人多为无业人员。这主要说明了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网络信息都是不真实的

③网络会为有阴暗心理的人借助网络犯罪提供便利

④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5月,我市某高级中学的两位男同学放学回家途中不顾路人的阻拦,毅然搀扶起倒地老人王大爷,并护送到家,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大力表扬。这两位男同学的义举告诉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中,必须要做到

A. 要学会亲近社会

B. 要关心社会发展

C. 要感受社会变化

D. 要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查看答案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①地缘关系 

②敌对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血缘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主题〗 责任与角色同在

让我们通过下列探究,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材料一: 某初级中学正在举行学校学生会干部竞选大会。8名候选人通过自己的演讲,阐述了自己对当选后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及拟采取的措施。他们纷纷表示如果当选,将不负同学们的期望,把学生会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做到为同学分忧,为同学服务。

(1)如果当选学生会干部你会得到哪些回报?

材料二:  小于在某职业技术学院学汽车质检,大三时,学校所有的文化课学习都结束了。一天,班级辅导员召集全体同学开会,安排实习事宜,小于被辅导员安排去一家银行当客服。“学校根本不管我们专业是否对口,统一这样分派,真是不可思议。”小于说,很多同学跟自己一样,对学校的安排,非常不理解。

(2)对于学校的实习安排,小于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桥,为白血病儿童筹集善款、服务智障空巢老人……每年农博会、花博会,她都主动请缨,招募责任感强、有奉献精神、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者组成服务队深入活动现场。十几年来,小娟不计个人得失,在志愿服务行动中实践着“爱的奉献”。

(3)对于小娟的“爱的奉献”,你是如何评价的?向小娟学习,我们应该如何做?

 

查看答案

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2017年2月20日记者获悉,近年来,虽然查处醉驾交通违法行为的力度持续加大,但醉驾交通违法行为人数仍居高不下。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1)醉驾违反了什么法律?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

(2)醉驾“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这说明醉驾要受到什么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两大类?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许多不良恶习;70%左右的犯罪与网络有关,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特别是色情、暴力等内容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容易诱发犯罪;经常在一起吸烟、酗酒的人,可能在烟、酒的维系下结成不良团伙,实施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除此之外,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也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

(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与犯罪?

2017年4月7日,一段“福建南安惊现校园欺凌”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经调查,该事件发生在一巷子内,视频中被踢打的女生系某校七年级学生赵某,两名打人者并非在校学生。事情起因系赵某与视频中打人者吕某在QQ群里发生口角冲突,进而约在校外理论。当日11时40分左右,吕某纠集黄某等在一巷子内对赵某进行踢打……

(4)如果你遇到类似赵某的伤害事件,你会如何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