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某校围绕“学习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华...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某校围绕“学习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分析热点)同学们从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节选的有关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

体现教材知识点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

 

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1)请你结合教材知识,完成上述表格内容。

(观点辨析)中华民族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对此,亮亮同学说:“进入新时代,继续推动发展已经不需再坚持经济建设这一工作中心,就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

(2)请你运用所学思想品德课知识对亮亮的观点进行简要辨析。

(报告感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指出,这个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说明了什么?列举两个实例。

 

(1)①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③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④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就需要我们在更好地维护我国和扩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举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投行,世界上很多国家支持并加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行;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成功召开等等。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担当、中国智慧、中国影响等相关知识。 (1)属于“找观点”类题目,解答此类题型要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再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题干“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体现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体现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体现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体现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题干要求对亮亮的观点进行简要辨析,属于辨别与分析题,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是先辨别观点的对错,再分析理由,分析理由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进行概括。题干中亮亮的观点是“进入新时代,继续推动发展已经不需再坚持经济建设这一工作中心,就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解答时先判断观点是错误的,根据教材所学,可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角度分析理由。 (3)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时要首先分析“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等。举例时可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等角度举例,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投行;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行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18年6月10,习近平会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继续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速度稳,堪称全球发展“火车头”。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一速度不仅高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也超过了金砖国家。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了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再次跑赢经济增速。

2018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总理府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一致同意,当前形势下,中德要继续推动双边经贸与投资合作向前发展,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一个基于公平、公认规则的国际市场,相互扩大开放,放宽市场准入。中方愿同德方探讨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德方愿发挥自身优势同中方开展“工业4.0”合作。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方针,以自主发展、开放合作为基本原则,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材料二: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单方面宣布:拟对中国钢、铝产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2018年7月6日,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2018年4月16日美国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借口,对中兴公司的通讯设备制造商进行封杀。对于严重从美国进口芯片元器件的中兴通讯无疑是一场灾难。

(1)结合材料二我们应怎样认识中美贸易摩擦?

(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出路在何方?

 

查看答案

历史上,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就是古丝绸之路的缔造者。如今的阿拉伯国家也在探索发展出路,中国的“一带一路”为中阿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2018年7月1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增进战略互信、实现复兴梦想、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包容互鉴四点主张,他宣布,中方设立“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重建专项计划”,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同有重建需求的国家加强合作,按照商业化原则推进就业面广、促稳效益好的项目。中国将再向叙利亚、也门、约旦、黎巴嫩人民提供6亿元人民币援助,用于当地人道主义和重建事业。中国还将同地区国家探讨实施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支持有关国家维稳能力建设。除了在经济上的行动方案外,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了中方为推动中阿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一系列新举措,并宣布中阿新闻交流中心正式成立。这为打造新时代中阿关系“升级版”指明前进方向。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们所学的的哪些知识?

 

查看答案

2018年5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要继续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推行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安全治理模式,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迈上新台阶。中方将继续把自身安全同地区国家安全融合起来,同成员国携手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将长期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

B. 我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C. 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 中国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查看答案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为此我们应

A. 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B. 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C. 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D. 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