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宪法是治国之重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现...

宪法是治国之重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作出21项修改,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对宪法宣誓、监察工作、国家领导人任期等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设计。此次修宪

A. 推动了我国国家制度建设成果法治化进程

B. 筑牢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C. 彰显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地位

D. 开启了中国全面实施依宪治国的历史征程

 

ABC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国家对宪法的修改,推动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筑牢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彰显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所以D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AB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10月6日,在钦州开往南宁的动车上,乘客姜某喝醉酒强行霸占了他人座位,原座位的乘客对其进行劝导却被打,之后,乘警前来处理此事,但姜某趁乘警不在,又过去打原座位的人。最后,姜某被车厢乘客按倒在地上,被南宁铁路公安处10日拘留,并处200元罚款。关于此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B.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姜某的行为违背了道德和法律规则

C. 姜某的行为不仅是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更是违法行为

D. 姜某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查看答案

2018年,有网友微博曝光两名男子在南京抗日碉堡遗址前身穿仿制二战期间日本军服的照片,引起广大网友的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南京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后将涉案违法行为人抓获,并依法对涉案违法行为人予以行政拘留15日。违法行为人的做法

A. 严重亵渎民族感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B. 违背爱国主义精神,危害国家安全和荣誉

C. 挑衅国家民族意志,损害了国家公共利益

D. 挑战了民族的尊严,逾越我国法律的底线

 

查看答案

2018年10月18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一周年。从全国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良好开局,改革的最新成果正在各地落地生根。这

A. 有利于促进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B. 是增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的举措

C. 有利于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发展

D. 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查看答案

李某和几个朋友一起到山上烧烤,因明火没灭就回家,导致一片树林被烧毁,李某等 人因此被派出所依法拘留并罚款。这警示我们

A. 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

C. 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查看答案

郑州的医生杨先生在自家小区电梯内劝阻一位老人吸烟时,老人反应激烈,并要杨先生一起去物业“讨论公道”,几分钟后老人死亡,随后老人家属将杨先生告上法院,要求其道歉并赔偿各种损失20万元,法院一审判决杨先生补偿老人家属1.5万元,老人家属随后上诉。2018年1月23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杨先生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对于此事件,正确的看法是

A.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善意劝阻理所当然

B. 人死为大乃是公理,道歉赔偿还是应该

C.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闲事莫管自在坦然

D. 担责与否法院来判,公民权利难以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