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裸照、故意伤害、持刀杀人……近期,各类青少年恶性暴力...

材料一: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裸照、故意伤害、持刀杀人……近期,各类青少年恶性暴力犯罪行为频频见诸媒体。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尽管未成年人犯罪率在下降,但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在上升。

材料二:近年来,校园恶性欺凌事件屡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2018年6月2日,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省教育厅决定2018年在全省开展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坚持对校园欺凌 “零容忍”,形成合力遏制“青涩的邪恶”,力争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防治校园欺凌,护航学生成长”主题班会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恶性暴力行为对自身的成长有哪些危害?(两个方面即可)

(2)你认为这个通知的印发有哪些重要作用?(两个方面即可)

(3)为了遏制“青涩的邪恶”,请你出谋划策。(与材料重复者不得分)

 

(1)恶性暴力行为危害自身心理健康;伤害自身生命健康;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危害自己健康成长;等等。(两个方面即可) (2)这个通知的印发有利于治理校园的欺凌现象;有利于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有利于对未成年人加强保护;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等等。(两个方面即可) (3)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加强监管;社会各界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对学生加强保护;广大学生增强法治意识;等等。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违法与犯罪等相关知识。 (1)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时要从“对自己”的角度分析恶性暴力行为的危害,根据所学,可从危害心理健康、伤害生命健康、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等方面分析。 (2)题干要求分析“通知的印发有哪些重要作用”,解答时首先要在材料中找出通知的内容,再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材料中“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说明通知的主要内容是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所以可从有利于治理校园的欺凌现象;有利于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有利于对未成年人加强保护;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概括。 (3)分析题干可知,题干中的“青涩的邪恶”是指校园暴力行为,所以题干可以理解为“如何遏制校园暴力行为?”,根据所学,可分别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校”“学生”角度概括具体的行动和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8年10月15日至12月31日,我国举行中国知识产权宣传海报创意设计大赛,本次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改革开放40年。活动旨在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的基本常识,强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营造尊重知识产权和鼓励发明创新良好社会氛围。

材料二:据统计,2017年,人民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37 242件,审结225 678件(含旧存),比2016年分别上升33.50%和31.43%。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是2017年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四个重要特点之一。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上升幅度达到47.24%。其中,广东省2017年各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58 000件,比2016年上升84.70%。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给我们哪些启示?

(2)开展举行中国知识产权宣传海报创意设计大赛有什么必要性?

 

查看答案

郑州一位小哥坐公交车下车后,看到路边有一位流浪汉,于是点了一份外卖给了他,还嘱咐面馆,如果有蚊香的话,送一些给他。大河报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央视新闻、中青报等全国几十家媒体的官方微博纷纷转发,上万名网友评论留言,称赞这位小哥有爱心,微博上转发、点赞的网友更是多达10万。感动各方的郑州小哥,获得5 000元正能量奖金。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一件小事却点燃了全国数千万网友心中的善念,对于郑州小哥的行为,谈谈你的认识。

(2)勿以善小而不为,向郑州小哥学习,请你向同龄人发出倡议。

 

查看答案

2018年10月8日,在微信朋友圈有人转发关于“大石桥市农业银行职工马某感染疑似非洲一号传染病,由猪瘟传染”的信息。经过网安部门侦查,发现最先散布该谣言信息的是刘某。10月10日上午,公安机关依法将其传唤,经询问,刘某对其编造、散布谣言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查看答案

2018年10月9日,重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举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局机关新任司级干部和处级干部列队庄严宣誓。仪式上,申长雨勉励大家,要铭记誓词,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始终做一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干部。这

A. 体现了党中央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决心

B. 是一种宣传形式,有助于推动就职仪式形式化

C. 可为全社会尊重和遵守宪法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D. 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

 

查看答案

宪法是治国之重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作出21项修改,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对宪法宣誓、监察工作、国家领导人任期等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设计。此次修宪

A. 推动了我国国家制度建设成果法治化进程

B. 筑牢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C. 彰显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地位

D. 开启了中国全面实施依宪治国的历史征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