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王某,17岁,九年级学生,原来在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变得无心学习,...

王某,17岁,九年级学生,原来在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时常无钱上网。一次,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时被抓,公安机关依法对其给予了拘留10天的处罚。然而,他恶习不改,为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竟然发展到将邻居家10岁孩子李某绑架,李某不从大声呼救,王某用石块猛砸其头部,致使李某当场死亡。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王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你是依据什么去判断是犯罪行为的?

(3)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制定哪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4)王某从在校表现良好到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给广大青少年什么启示?

 

(1)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王某将邻居家10岁孩子李某绑架,致其死亡属于犯罪。 (2)犯罪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时触犯刑法的行为;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道德;纪律;规章制度;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①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②努力学习,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 ④提高自制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⑤谨慎交友,改正不良行为。 【解析】 (1)解答本题,要紧密联系材料。从王某公共汽车上行窃被抓,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给予拘留10天的处罚,可以看出王某受到行政制裁,该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将邻居家10岁孩子李某绑架,致使其死亡属于犯罪。(2)本题从犯罪的违法情节严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角度来回答。王某将邻居家10岁孩子李某绑架,致使其死亡,违法情节严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要注意科学用语,避免口语化表达。(3)本题为基础知识的考查。依据教材知识,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道德、纪律、规章制度、法律。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据此回答即可。(4)本题为启示类问题。从王某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预防违法犯罪,要防微杜渐。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情。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如果不良行为不及时给予矫正,就会滑向犯罪的深渊。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道法律禁止的行为,不做违法的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我们想要的男孩》里面写到:男孩,诚实、坦白、实在/热爱劳动值得信赖/他从不耍赖,也不偷懒/不会让家长丢脸面/我们想要的男孩/诚实可靠,让你信赖/他尊敬老人,心地善良/爱护小孩,心情阳光/对待家人,体贴周到/兄弟姐妹,融洽相处/有了不妥,就改正错误/尽心尽力孝敬父母/这样的男孩是我们的依赖/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治国安邦,民族兴旺/希望在这样的男孩身上。

(1)诗中的男孩被期待扮演哪些角色?

(2)除此之外,你认为男孩还要扮演哪些角色,承担哪些责任?

(3)人人自觉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无论是走路.吃饭.坐公交.甚至是骑车……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在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尤其聚会时“低头族”更离不开数字终端,人坐在一起,心却各在他处。数字终端,让我们渐渐远离了食物真正的美味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温暖。

因此,中学生小李认为:网络占据了人们的生活,不利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应该远离网络。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请你对中学生小李的观点进行辨析。

 

查看答案

备受世人关注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近日公布,舆论哗然。官方公布通报,事故系一名女乘客因错过一站要求下车被拒绝后,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并产生了肢体冲突,导致车辆失控,最终酿成坠江悲剧。因2人冲突,15条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教训极其惨痛。公交车到站停车方能下人,这是出行规则;遇到矛盾相互理解包容,这是文明守则。女乘客漠视城市出行规则,肆意践踏文明守则,这是事故的导火索。

(1)阅读材料,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查看答案

广西“最关孝心女孩”陈春林,9岁时母亲因病早逝,14岁时父亲瘫痪,只好休学一年边自学边照顾父亲。她的孝心感动了很多人,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 助之手,使她再次回到校园续读初三。感恩的她争分夺秒地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最美孝心女孩”陈春林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

②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

③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④未成年子女都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公共场所中人与人的“摩擦”总是很难避免,然而有几个公路剐蹭事件中的当事人,用体谅与宽容的态度化解了矛盾:责任一方主动留下道歉信、联系方式或所赔钱款,被剐蹭的车主大度原谅甚至反过来帮助责任人……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有

A. 社会风气日益好,公民素质大提高

B. 换位思考意义大,社会和谐需要它

C. 勇于担责受赞扬,与人为善显修养

D. 诚信美德要传承,他人过错都宽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