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中养成。

A. 家庭    B. 学校    C. 社会实践    D. 国家

2.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A. 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B. 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C. 只关心身边的小事,国家大事与我无关

D. 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1. C 2. B 【解析】 1.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把握。依据题文描述,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这主要通过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C说法正确;亲社会,主要是在社会中逐渐去培养和实践的,而不是在家庭、学校等其他部门实践,ABD与题不符;故选C。 2.根据以上分析,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主动关注、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等,所以B说法正确;A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说法错误;我们不仅要关心身边的小事,也要关心国家大事,心里装着国家,C说法错误;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是自私的表现,D说法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础关系,对这一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B.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 社会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个人

D.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其中我们与邻居的关系属于

A. 血缘关系    B. 业缘关系    C. 地缘关系    D. 法律关系

 

查看答案

某中学就学生受到侵害后采取什么措施,对6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

受到侵害后

采取的措施

忍气吞声

事后找

人报复

非法找

人“私了”

依法

维权

具体人数

18

10

7

30

 

(1)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2)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你会怎样做?

(3)你觉得学校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活动解决表格中存在的问题?(至少写出两种)

 

查看答案

八年级同学小明在上网的过程中浏览到一则新闻:

2017年2月28日,针对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大赦国际”发布的有关中国人权状况持续恶化的报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不应将人权问题政治化,也不应在人权问题上搞对抗。中国的人权状况怎么样,中国人民自己最有发言权,而不是哪个机构的一份报告就能判定的。

针对以上新闻,八年级(1)班同学计划进行一次我国人权状况的探究活动,邀请你参与:

(1)我国人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具体有哪些表现?

(2)尊重和保障人权已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我们党和政府是怎样贯彻这一原则的?

(3)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人权进步的基础工程。请你列举国家在改善和发展人权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三点即可)

 

查看答案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请你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进行评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