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初二年级开展法律热点案例评析活动,请你参与。 案例1: 全国首例网民侮辱牺牲消防...

初二年级开展法律热点案例评析活动,请你参与。

案例1:

全国首例网民侮辱牺牲消防战士被提起公益诉讼

2018年5月,淮安市一幢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消防战士谢勇解救被困群众时将自己的空气呼吸器让给向其求救的战友使用,自己则因为被浓烟熏呛从高楼坠落,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5月13日,公安部批准谢勇同志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5月13日,曾某在微信群中散布不实且侮辱性言论污蔑烈士谢勇。淮安市检察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1)曾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应依法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2)有人说:“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那么,公民在微信上发表言论就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对此说法请谈谈你的认识。

案例2:

2017年5月,杨某与段某先后进入小区电梯内,因段某在电梯内吸烟,杨某进行劝阻,二人发生言语争执。段某与杨某走出电梯后,仍有言语争执,双方被物业工作人员劝阻后,杨某离开,之后段某心脏病发作猝死。段妻田某将杨某诉至法院要求杨某承担四十余万元的赔偿。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杨某对段某的死不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杨某劝阻段某在电梯内吸烟的行为(与段某某之间未发生肢体冲突和拉扯行为)未超出必要限度,属于正当劝阻行为。段某自身患有心脏疾病,在未能控制自身情绪的情况下,心脏疾病发作不幸死亡。虽然从时间上看,杨某劝阻段某吸烟行为与段某死亡的后果是先后发生的,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杨某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资源链接:

《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节选

第三条本市市区、旅游区、飞机场的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七)市区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电梯间及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飞机场的等候室、售票厅;第十条公民有权制止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者吸烟。

(3)请就案例2中的杨某和段某任选其一.对其行为进行评析。

 

(1)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2)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3)段某在贴有“禁止吸烟”标志的电梯内吸烟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杨某对老人在电梯内吸烟予以劝阻是合法正当的行为,是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为,杨某的做法证明他是一个正义感很强的人,他既维护了个人的合法利益,又履行了公民应尽的义务。 【解析】 (1)分析题干中,曾某在微信群中散布不实且侮辱性言论污蔑烈士谢勇,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据此回答即可。(2)本题为辨析题,首先判断观点正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公民在微信上发表言论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的说法错误。理由从无法治不自由、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角度来回答。(3)本问题考查正义与非正义行为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内容,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在公共场所吸烟是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杨某劝阻段某在贴有‘禁止吸烟’标志的电梯内吸烟”属于正义行为,他既维护了个人的合法利益,又履行了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值得提倡的行为。据此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兴在浏览中国人大网时,关注到我国2018年修宪过程的相关内容:九鼎重器,百炼乃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018年修宪大事记

 

2017年9月

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

 

 

2017年11月

党中央发出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意见的通知,广泛听取修改建议后形

 

成中央修宪建议草案稿。

 

 

2017年12月

习近平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

 

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018年1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召开4场座谈会,分别听取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党员干部、智库和专家学者、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党员干

部对中央修宪建议草案稿的意见和建议。

 

2018年1月18日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018年1月26日

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

 

分内容的建议》。

 

 

2018年1月26日

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

 

分内容的建议》。

 

 

2018年3月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下午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2018年宪法修正案制定过程的认识。

 

查看答案

李明制作法治宣传手抄报时,查阅到我国近年来实施的法律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一条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李明发现上述法律都在第一条注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等分别进行宪法宣誓。这是自宪法宣誓制度施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前要进行宪法宣誓。

 

查看答案

我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

生活领域

权利

义务

家庭生活

未成年子女有得到父母抚养、教育的权利

学校生活

受教育的义务

经济生活

财产所有权、消费者权益

政治生活

依法服兵役

 

(1)请补全标号处的公民的权利或公民的义务。

(2)请列举宪法规定的其他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各一项。

 

查看答案

小君在时事述评活动中分享了社会热词:“权力清单”(权力清单,好比政府对外发布的“菜单”。政府有多少权力,菜单上写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政府不得行使其他权力)。对这一新制度看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确了行政权力边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B. 不利于行政机关简政放权,公民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

C. 通过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D. 此新制度的出台目的仅仅是为了确认公民的应得利益

 

查看答案

被赞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十几年前就允许拾荒者、流浪者入馆在设有空调的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

者散发异味而感到无法接受,说允许流浪汉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而您如觉不便有权选择离开。馆长的话表明

①依据读者不同情况需要差别对待

②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③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④读者有权抵制流浪者入馆读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