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0多岁的季洪球,1998年年初到苏州打工,在西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0多岁的季洪球,1998年年初到苏州打工,在西善长巷55号小区做门卫。季洪球所在的小区是一座老式小区,有8户居民,大都是苏州市一些医院、教育部门的退休人员,还有不少孤寡老人。当他发现小区不少老人行动不便,无法买菜时,就主动承担起给老人无偿买菜这件事,而且坚持了20年,给老人买菜的单据近了万张,行程达6万公里,他从“买菜哥”变成了“买菜叔”。

材料二:情感是与人的高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感受,是比较稳定、深刻的内心体验。对待任务,我们有责任感;取得成績,我们有荣誉感,自豪感;犯了错误,我们有羞耻感。这些情感体验是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要重视情感的培养。

(1)季洪球的行为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2)季洪球的事迹体现了“止于至善”的什么要求? 

(3)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

 

(1)要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并积极传递美好的情感,让周围的世界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2)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①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②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③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解析】 (1) 此题旨在考查传递情感正能量。结合教材知识,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材料中:50多岁的季洪球,给所在的小区的8户居民无偿买菜,坚持了20年,给老人买菜的单据近万张,行程达6万公里,他从“买菜哥”变成了“买菜叔”。这说明季洪球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并积极传递美好的情感,让周围的世界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据此回答即可。(2)季洪球的事迹体现了“止于至善” 的要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3)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可从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等。据此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只要我们做到用纯的心灵去看待,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每时每刻存点善念,多一份敬意,少一份恶意,社会大家庭必将美好。社会正能量的传递,需要你我共同努力。这启示我们

①在情感体验中,我们不能总是被动的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②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③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④情绪与情感紧密相连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一位老人写下了 自己在不同阶段对母亲的情感:七岁以前对母亲是依赖、不舍;7-18岁时对母亲是敬畏、恐惧;19岁至30岁时,对母亲是抵触、排斥;30岁以后对母亲是想念、担心。这反映了

①人的情感是复杂的

②青少年时期是情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③孩子对母亲爱的情感是无法捉摸的

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中学生小平在日记中写道:“我这个人情绪高涨起来像火山爆发,情绪低落时像泄了气的气球。有时上午还兴高采烈,下午就问闷不乐。“小平的日记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②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

③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④青春期的情绪反应强烈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在紧张过后,人们都会迫切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于是那些压在学生们背上十几年的书本、练习卷,成了大家发泄的对象,所以,在每年高考结束后:撕书抛纸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你对此事的正确看法是

①情绪表达是个人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

②我们要善于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③情绪的宣泄不要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④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丰富、偏激点也无可厚非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护送小学生或盲人过马路,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自愿给急救病人献,--这些都是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闪烁着“至善”的光辉,体现着人生的价值。这告诉我们

①为他人开一朵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②一旦有困难,必须马上寻求他人的帮助

③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我们的人生会更精彩

④生活中的小事最能体现人生价值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