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C.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闽在家是妈妈的孩子;在学校是八年级的学生;在社区是小区业主;在社会是合格公民…这说明了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社会关系只能由血缘关系来确定
③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一样的
④社会关系不同,我们的身份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某校组织全体八年级学生参观博物馆。参观博物馆能使学生
①提高智力水平
②体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③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④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努力学习 提升能力)
原本只有初中文化的许振超,却在几十个春秋中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许振超带领他的团队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的“振超效率”,被誉为“桥吊专家”。
(1)“许振超几十年自学”表现出他具有怎样的观念?今天的社会为什么需要具有这种观念?
(2)他的事迹启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中国担当)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声,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外交场合都形象地阐明了中国解决世界问题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等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主张被写进联合国的决议中。
(1)材料表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了怎样的形象?
(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主张被写进联合国的决议中?
(3)我们应怎样成为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材料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许多国际重要场合发表主旨演讲,其共同主题都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世界多样性、博弈性、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为基本依据,是化解世界矛盾和冲突、管控国家之间分歧的“定海神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2)青少年应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