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学生存在这样的现象:早晨起床晚了,怪妈妈没叫她;考试成绩不好了,怪老师出题太难等。这些现象说明( )
A.部分中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B.学会对自己负责,就要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
C.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
D.为自己辩解,该推脱的责任就不要主动承担
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应当遵守交通规则……这说明了( )
A.责任就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B.责任就是法律提倡做的,要积极去做
C.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D.责任来自法律的规定、道德的要求
品味情感
材料一:情感是与人的高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感受,是比较稳定、深刻的内心体验。对待任务,我们有责任感;取得成绩,我们有荣誉感、自豪感:犯了错误我们有羞愧感。这些情感体验是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要重视情感的培养。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
材料二:在北京的一条胡同里,有家特殊的电影院,电影开演了,却不熄灯,在这里志愿者用讲解的方式,让盲人朋友感受电影的美妙,人情的冷暖、时代的变迁…看不见的世界,在盲人朋友的心中却是那般敞亮。对于看不到阳光的盲人,人心就是阳光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名片,志愿者们给盲人带来的阳光处处传递情感正能量。
(2)你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3)请你为如何传递正面的情感体验出谋划策。
青春有格
材料一:旅游已成为当前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但旅游过程中,游客“霸座”、景区泡脚、乱刻乱画、乱丢乱扔、随意攀爬等陋习总是很煞风景……多起不文明事件引发全社会的广泛议论和思考,对文明旅游的期待也愈加强烈,一些公民素质“欠费”、文明“余额”不足的现状必须改变,文明礼让才能畅行天下。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请回答:(1)“羞恶之心”对我们的行为选择有何作用?
(2)青春的我们,养成“羞恶之心”,做到“行己有耻”,应如何做?
材料二:《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其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止于至善”内涵的理解。
青春成长
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是美好的,意味着成长、意味着独立,意味着活力与智慧;但是青春也会增添许多苦恼,也有许多的误读。结合青春期的相关知识阅读情景,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的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二:人们常常用“多愁善感”和“喜怒无常”来形容少年的情绪。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绪容易波动,有时阳光灿烂,满面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甚至疾风骤雨。
(1)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这种“独立”的?
(2)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材料二中青春期情绪的特点?
进入中学,面对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一些同学产生了挫败感,感到自己怎么努力都是白费,怎么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如果对这些同学进行规劝,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负面情感带来不舒服、不愉快,是件坏事
②负面的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③体验负面感受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经历
④体验负面感受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加饱满丰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