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建设教育强国充分说明( )
①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109次,是历年最多的一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党和政府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这说明( )
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④改革开放能使我国迅速超过发达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9年12月17日下午,我国 艘国产航空母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
A.第二 山东舰 B.第一 山东舰
C.第一 辽宁舰 D.第二 辽宁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现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政治体系和执政能力 B.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C.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 D.文化体系和文化建设
学习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塞罕坝是“黄沙遮天日,飞岛无柄树”的蛮荒之地,起源于此的沙尘暴频繁袭击首都。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塞罕坝林场工人勇敢地向风沙宣战,历经55年的艰苦奋战,让“一棵松”成长为112万亩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而今,人进沙退,碧波万顷,白云蓝天,塞罕坝已成为“华北的绿色之肺”、京津的生态屏障。据不完全统计,塞罕坝每年为京津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年产生态效益超过120亿元。塞罕坝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例。
(1)结合塞罕坝的历史变迁,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向塞罕坝林场工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一 2019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2019年将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化普法宣传教育,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
(1)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法治建设?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谆谆告诫全党全国要引导广大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法治建设的未来。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你认为青少年可以为法治中国建设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