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周末的下午,七年级(2)班“追梦学习小组”正在通过微信进行学习。
材料二:“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010年底,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更加清晰地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材料三:下表是2017年法治热词,探究法律作用。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三的法治热词,简要说明法律具有怎样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民素质可以很“大”,大到百年前鲁迅先生将“立人”作为“列国是务”之首。国民素质也可以很“小”,小到就存在于每位公民的身上,一句友善的问候、一次不经意的礼让,红灯前的驻足,他人困难时伸出的援手……这些看似细微平常而又温文尔雅的言行,展现出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公民的雍容大度与经受了改革开放近40年洗礼的现代公民风采。
如何做一名有素养、有底气、受人尊重的称职公民?有人就提升素质开列了“负面清单”: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不浪费食物、不破坏环境、不拥挤、不哄抢……希望国人能够逐步克服和改掉与现代文明相去甚远的陈年积习;也有人给出了“正面列表”:敬法懂法守法、遵守规则与秩序、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尊老爱幼、守望相助……期待能在中华文明古国的传统礼法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在一个成长中的大国,做有底气的公民需要自信、自强。为什么?
(2)行止有耻、止于至善。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让自己成为有素养的称职公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春,是我们旅途中的一个崭新的起点,它是成长的邀约、成才的机遇。在青春期,我们不仅仅面临着身体的变化,而且更有心理的、能力的、个性的发展。进入青春期,面对同学们的一些言行,请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序号 | 情景 | 判断 | 理由 |
(1) | 小英是个听话的孩子。课堂上老师让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小英也总是静静的等待。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发表意见,小英说:“我只认真听讲就行了,老师说什么我就学什么。” |
|
|
(2) | 学校开展关于青少年创新实践的系列活动。小明积极报名参加,并动员其他同学:“这些活动能够发掘潜能,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
|
|
法治建设,人人受益。以下体现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 )
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就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依法严厉惩治、有效防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6月9日至1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
③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国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④刑法修正案把考试作弊及帮助作弊的行为纳入刑罚处罚范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8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孙政才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孙政才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孙政才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予以追缴。这表明( )
①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法治力量之源 ④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校在深化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 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 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