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说明( )
①在生活中要遵守一些规则与界限
②人要有“知耻”之心,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违法的事坚决不做
③磨砺自身的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④坚定信心和希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批判性。对“思维的批判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批判既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又包括对自己的反思
②批判只针对事物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③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④批判只是一味否定,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斯坦福大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巧在学校里得到了很好的塑造,而且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也在题为“老师教我做人做学问”专题报告中强调青年人要敢于质疑老师,不要拘泥统一的答案。这启示青少年( )
①要有批判精神,培养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②要不唯书、不唯上,敢于质疑旧有知识
③要摒弃一切传统观点 ④要敢于反驳、批评老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而创造的源泉是( )
A.社会实践 B.不断创造
C.努力劳动 D.产生灵感
初中生往往渴望独立又难以摆脱依赖,富有理想又容易脱离现实,勇于探索又缺乏自信,这说明( )
A. 初中生难以真正自立自强 B.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
C. 自立自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D. 青春期心理矛盾阻碍自身发展
李大钊先生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这告诉我们,青春应该
①相信自己②勇敢尝试③拒绝困难④战胜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