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社会现象探究。 在当今社会“见利忘义”有之,为“逐利”不择手段者有之,许多高官为...

社会现象探究。

在当今社会“见利忘义”有之,为“逐利”不择手段者有之,许多高官为了“钱”违法犯罪,身败名裂。……在思想品德课上,同学们以“义、利、法”为话题,展开讨论,请你参与下列问题的探究。

小佳爱好美术,她为此次探究活动精心绘制了一幅漫画。

(关注现实)

(1)请你给小佳这幅漫画命一个恰当的名字。并依据你所命的名字结合社会现实,举出两例你感受比较深的“见利忘义”的不道德行为。

(相关链接)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问题探究)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谈了哪两种治理的重要作用?一个人的违法犯罪与他的道德品质是什么关系?

(认识升华)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对“义、利、法”之间关系有怎样的认识。

 

(1)①命名: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②举例:如一些食品生产企业“见利忘义”生产伪劣食品,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又如一些企业“见利忘义”,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废气、污水等有害物质。…… (2)①法治和德治。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觉守法;相反,一个道德品质差的人,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守法观念不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①用高尚的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如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获得的利益,是受法律保护的。②见利忘义”,为“逐利”不择手段,高官为了“钱”违法犯罪,等,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解析】 (1)本题要求为漫画命名,并举例说明“见利忘义”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分析可知,漫画中道德天平的两端,一端是“利”,一端是“义”,告诉我们要保持天平的平衡,就要做到“见利思义”,不能“见利忘义”,据此命名即可。如: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第二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来回答,能反映“见利忘义”即可。如:某些企业生产伪劣食品、污染环境等等。(2)本题考查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第一问:题中“相关链接”的内容体现了法治和德治的重要作用。第二问: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守法;道德品质差的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方面来回答。(3)本题要求回答对“义、利、法”之间关系有怎样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可以从用高尚的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见利忘义”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走进法治,探究实践。

某年12月4日,是我国设立的首个“国家宪法日”。燕赵中学开展了以“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探讨下列问题:

(1)开展首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根本目的是什么?你认为哪种形式最适合中学生参与?(要求:答出两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废止“劳教制度”。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劳教制度是用行政命令来剥夺人身自由。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18年前的1996年6月10日,当年18岁的呼和浩特市卷烟厂职工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案发9年后的2005年,真凶落网。此后,呼格吉勒图父母持续9年上访,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政文采访部主任、高级记者汤计发出5篇内参,引起社会关注。最终,呼格吉勒图遭枪决18年后的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高院宣判其无罪。

(2)废止“劳动教养制度”依据的是什么?维护的是______的最高权威?“呼格吉勒图案”18年后得以平反昭雪说明了什么?

一个周日上午,韩晓背着书包进了一家图书超市。她在书市转了一圈,没有发现自己要买的书,于是就拎着书包往外走,孰料走到门边,警报器铃声大作。警卫走过来,要求对韩晓进行搜查。韩晓思索了一下,飞快地跑回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翻到第三十七条,叫警卫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并说:“不管搜身还是搜包,我都拒绝。”

(3)韩晓身上的哪些法律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要求: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

生活热点分析。

2019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随着发展进入新常态,①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②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③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④发展动力(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如,从“扩大内需”找新增长点)

(相关链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你认为过去的发展中,哪些做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要求:答出两点)

(2)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重要引擎、新增长点、保障发展正确轨道分别是什么?

分类

发展动力

发展重要引擎

发重要引擎展的新增长点

保障发展正确轨道

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措施

 

(3)“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党和国家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观察生活,深入思考。

材料一:

材料二:2018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9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做出重大决定。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哪方面的不协调?

(2)材料二的《意见》和《决定》,是要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哪些不协调的问题?(要求:答出两个协调的问题)

(3)针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的问题,你赞同党和国家采取的哪些重大措施?(要求:针对问题谈你赞同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措施,谈出其中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

感受发展,坚定信心。

“祖国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为什么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查看答案

2019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一《意见》的制定和实施(  )

①有利于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②根本目的是改变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谐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