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是个人的事,关乎健康;卫生也是国家的事,关乎国运。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疾病灾害,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这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紧密相关。新形势下,我们要结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个作,把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到新水平,使之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今年3 月,郑州市教育局根据相关要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做好学校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开展中小学健康行动,坚决把疫情阻挡在校园之外,切实维护师生的健康权益。
你校正在进行“爱国卫生运动进校园”宣传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请你完成如下
任务:
(1)请给同学们讲讲爱国卫生运动进校园的重要意义。
(2)请分别列举一个你校在校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防疫方面存在的问题。
(3)请对上述任意一个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开通了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专用电视频道等,免费提供电子教材;各校制定了详细规范的方案,并严密有序组织在线教学;老师们变身“主播”,使出浑身解数上网课;众多在线教育企业持续为学生提供免费课程和教学资源;许多家长全天候陪同孩子学习....
材料二: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所做的调查显示,39.29%的教印认为正动环充分是形呢在线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46.05%的学生持同样观点。对于疫情后是否增加在线教学的内内容,77.4%的教师和76.5%的学生表示赞成。在线教育在未来发展中,还需不断完善,确保效果。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师生均赞成疫情后增加在线教学的内容,其原因何在?
(3)互动不充分是师生公认的影响在线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索,这给了我们哪些启迪?
小康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小康社会被正式提上日程。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现代化。世纪之交,在提前完成“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党中央又形成了新的翻两番、“三步走”战略,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一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小康社会,从“进入”到“建设”、“全面建设”,再到“全面建成”,凝结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托举着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即将变成现实!尽管挑战依然存在,困难仍很艰巨,但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新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所述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蕴含着哪些深刻道理
(2)面向未来,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我国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请列举其一,并就如何解决提出可行性建议。
春节前,吴某从武汉回到老家,被列入登记排查范围,自觉隔离。除夕当天,其姓名、身份证号和详细居住地址等信息被泄露,在其居住小区和周边小区业主群反复传播,并谣传他已确诊,骚扰电话不断,邻居甚至上门劝说他和家人搬离所住小区,家人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不得已,吴某只好报警。
对此,有人认为“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公共利益,因为防疫收集、泄露个人信息不算侵权。”请对该观点进行辨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本着严肃认真专业的态度积极防控,并第一时间向全球发布病毒全基因序列等信息。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在中国抗疫最困难的时候,纷纷伸出援手,给予支持。当疫情在世界蔓延,中国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教治经验,组织全球不同地区专家学者召开疫情防控视频会议,尽已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大量支持和帮助....由此可见( )
A.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并能投桃报李的民族 B.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既积极担责又善于合作
C.中国用实际行动为国际社会抗疫贡献力量 D.中国自觉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为乘客提供公交车运行路线、显示公交车到达时间等信息的电子公交站牌,本应服务市民,但在个别城市却要么形同虚设,要么锈迹斑斑、预报不准。其实,诸如此类的现象并不鲜见:本该安全通畅的盲道上,矗立着路灯杆、垃圾桶等障碍物;本该分布合理的充电桩,分布不均且破损率极高;本该方便居民的社区健身器材,不少超期服役、隐患重重……上述“问题设施”的存在( )
A.原因在于市民文明素养不高 B.影响所在地城市形象的提升
C.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D.反映了城市管理尚不够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