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对依法推进疫情防控、提高依法治理能力作出重要部署,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大法治正能量。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抗击疫情,法治是增强“免疫力”、提高“战斗力”的一剂良方。各地各部门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材料二 疫情期间,隐瞒疫病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时有发生,2020年2月7日起上海、浙江等多地紧急出台地方法规,严格依法防疫。安徽规定,对瞒报病情、旅行史、接触史者,除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外,还将其失信信息向本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并
依法采取惩戒措施。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抗击疫情,法治是增强“免疫力”、提高“战斗力”的一剂良方。对此,你是如何理解
的?(三个方面即可)
(2)请你对隐瞒疫情病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进行评析。(两个方面即可)
材料一 2020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河南省嵩县、卢氏、浙川等14个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至此,河南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河南再无贫困县。河南已累计实现651.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948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8.79%下降到2019年底的0.41%。
材料二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3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2019年12月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部署脱贫工作时,习总书记坚决指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我省所有贫困县实现全部脱贫,有何重要影响?(两方面即可)
(2)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彰显了什么道理?(三方面即可)
2019年12月1日,《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施行。《办法》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运输和处置、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适用于已经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公共单位和公共区域。对未分类投放的处罚,单位或个人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未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元罚款。
对此,同学们发表了不同看法。
2020年3月19日至20日,河南省选派第二批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人才共249人,分两批进疆,涵盖大中小学所有学段。自2011年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先后选派大批教师赴疆支教,为持续稳步提高哈密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广大援疆教师在雪山戈壁奉献爱心,用责任与担当架起了河南与新疆哈密友谊的桥梁。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表明教育者无私奉献,是河南教师良好形象的全面展示
B.体现了援疆教师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C.有力促进了我国教育公平,积极为民族团结事业做贡献
D.彰显河南教师敢于创新,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屠呦呦在青年时期培养了对传统医药学的热爱,历经数年终于从古代药典中获得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并且至今仍在科学探索道路上孜孜以求。2019年秋季学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的杰出贡献和事迹被统编三科教材选入,正式走进了中小学生的课堂与生活。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和尊重科学
B.有助于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C.能够培养学生考取名牌大学的热情
D.有利于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并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诠释了凝聚中华民族磅礴伟力的伟大精神。此次战役体现的精神包括( )
A.“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C.“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D.“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