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很讲究“耻”,“耻”即“行己有耻”,做人做事有所不为。孔子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把这种精神概括为“为己、有耻”;孟子讲“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他甚至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也言“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二:文学巨匠鲁迅正是因为“灵魂中有毒气和鬼气”而感到羞耻,所以才“无情地解剖自己”“月月时时和自己战”,成为民族精神的风骨。反思历史上身败名裂之人,无一不是从“不知耻”开始的,尤其是思想上的无耻,为自己言行的堕落找到了溃决的豁口。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哪些事情应当有所为,哪些事情则应当有所不为。
澎湃新闻2019年10月27日报道,兰溪县第三中学的初中生张某被同学李某绊倒摔伤,致右锁骨骨折。兰西县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二组主审人唐立军,查明事实,作出公正判决,按照民事诉讼证据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支持原告合理部分的诉讼请求。这表明( )
①法律制裁犯罪行为 ②法律解决纠纷
③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法律是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游客张某某在泰山之巅的古迹上乱写乱画,警方依法对张某某进行了行政处罚。这说明法律( )
①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②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提供了准绳
③保护着人们的权利 ④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9年9月23日公布数字显示,从2012年12月至2019年6月,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389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155人。这说明( )
A.纪委是惩治犯罪的司法机关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只要触犯法,就要坐牢
D.只有极少数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七年级学生小伟结交了一群社会上的“哥们儿”,学会了吸烟、打架,还经常逃学、旷课。当“哥们儿”闯祸时,小伟帮他们隐瞒。小伟认为这是为“哥们儿”着想, 为这个小集体着想。小伟的行为( )
A.正确,他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B.错误,他认为“哥们儿义气”高于一切
C.正确,他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D.错误,他维护的是小团体的不正当利益
小云是某校七年级学生,她既是共青团先锋志愿队成员,也是校合唱队队员,还是学校播音员,多重角色的冲突给她带来烦恼。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处理( )
①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 ②不必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
③只关注在集体中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 ④考虑任务的紧迫程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