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法典》感受法治力量。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
材料二:民法典是市场经济、市民生活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主旨在于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生活。在总则编中,法律开宗明义保护胎儿权利,明确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在物权编中,新增居住权制度,让弱者有其居,更明确住宅70年自动续期,让有恒产者有恒心;在侵权责任编中,明确物业对高空掷物抛物有职责,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外,民法典为“好人”撑腰:好心救助不担责,老人跌倒“扶不扶”不再是两难选择。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可以通过遗嘱将遗产赠给其他赡养自己的人,取消法定继承人(老人的子孙)的继承资格。
(1)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法与生活”的哪些结论?
(2)材料二体现了法律具有怎样的作用?
(3)划线部分弘扬了哪些传统美德?并谈谈,法治时代为什么要弘扬这些传统美德?
(4)以“我与民法典”为主题,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调控情绪共抗疫情。
材料一:“很不幸在工作中我被传染了,那段时间,我逐渐放平心态,每日该吃饭吃饭、到时间就休息,并配合治疗。调整好了状态,自己反倒觉得时间不再那么漫长。渐渐地,我的身体开始好转,最终痊愈出院。我把自己战胜病毒的‘心理战术’告诉周围的病友,也给他们带去了希望。”来自一线的医护日记。
材料二:疫情期间,无数防控物资日夜兼程向武汉聚集,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舍生忘死救治危重患者;科技工作者尽锐出战,争分夺秒推进药物研发病毒溯源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公安干警秉公处理疫情中的违法行为………一个个平凡的人挺身而出,守望相助,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心理战术”是什么?并结合材料谈谈这一“心理战术”的作用。
(2)你从材料二中的人物和事件中感受到哪些情感?并从中归纳情感的作用。
学先进事迹建美好集体。
2019年2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这是该奖设立9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这一荣誉。潘建伟院士带领他的团队确立了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的目标,20多年来,他们一直为这个远大理想而努力,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遇到的难题一个个被攻克。队员们把这个团队当成自己的“家”。目前,中国科学家中只有3人斩获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菲涅尔奖,而这3人均属于潘建伟团队。
(1)归纳潘建伟的团队具备了美好集体的哪些特征?
(2)你觉得作为班集体的成员,我们应如何建设美好集体?
仰望法治时空呵护“少年的你”。
材料一:2019年10月,电影《少年的你》在全国热映,再一次将校园霸凌与校园暴力话题带入公众视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校园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每一个案件都是伤害!其中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呵护每一个少年,让青春充满阳光,国家正在行动,社会更有期待!
材料二:为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唐山市的贯彻实施情况,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将于今年4月至8月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通过检查,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找准问题、剖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法律实施主管机关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1)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2)唐山市人大常委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保护?除此之外《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还规定了哪些保护?
下列行为中,属于依法办事的是( )
A.有人打我,我就打他
B.城建机关依法处理拆迁中的“钉子户”
C.为了增加收入,尽量少交税
D.在自由市场上欺行霸市
我们出生后,依据《户口登记条例》,父母会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到了上学年龄,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必须送我们去上学;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这些经历说明( )
A.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
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加紧密
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