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二: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语句中的“格”?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格”?
(2)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材料一:在一次单元英语考试中,过去总考不及格的小李竟然考了95分。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怀疑小李作弊。小李感到非常委屈,他想:尽管上课时自己不敢大胆发言,但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刻苦努力就是为了争取不断进步。他受不了同学们的异样眼光,觉得大家都在侮辱他。于是,当一天又有一个同学让他介绍超速进步的诀窍时,他便大打出手,并因此受到学校通报批评。
材料二:同样的事情在小明同学身上也发生过。小明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后,伤心地大哭了一场,然后更加努力地学习,并不断收获了好成绩,从而向同学们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1)小李和小明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2)小李应如何管理自己的“愤怒”,请你给他几个金点子。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自觉远离违法犯罪。下列有助于我们远离违法犯罪的有( )
A.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B.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C.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D.在心中铭刻法治精神
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下列做法中,属于学校保护的有( )
A.爸爸带梦薇去看望孤寡老人
B.某新闻报道未成年人犯罪时,不公开可能判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C.学校设立“禁烟标志”
D.学校开展每天运动一小时活动
近年来,校车安全、校园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因为( )
A.我国没有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
B.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C.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D.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陆川县的张某因借助网络实施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这表明( )
A.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B.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C.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