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 1.从黄...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

1.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伯利亚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颠岛

6ec8aac122bd4f6e2.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读某区域洋流图,分析回答。

3.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无法判断

4.若此海域为北印度洋,那么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B.我国江南一带多伏旱天气

C.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           

D.我国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1.A 2.C 3.A 4.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国

1.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①运输成本增加        ②垄断的加强  

③供需关系的改变    ④炼油工业的大发展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分布在我国第三级阶梯内的油气田是

A.胜利、玉门           B.大庆、华北

C.冷湖、克拉玛依       D.辽河、四川

 

查看答案

 

图9所示地区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与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材料2: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石)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发育的特殊地貌。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1.图10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分布图,其气候类型是                 

描述其气候特点                                                                 

2.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并简述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3.喀斯特地貌区易出现石漠化现象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图8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两国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8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5分)

1.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图8

 
 


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                ;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               ;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                    ;在沿海沙地区应种植                           。

 

3.晒盐的海水最好从                     (填写图中字母)海湾引入,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浴场、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分别选       处、          处和          处(填写图中字母)。

4.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查看答案

 

国务院于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6和图7,回答下列问题。

1.图6中甲所在的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图6中①、②城市为北京奥运会的分赛场。影响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②城市的特色工业是                 ,影响该工业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3.为解决北京等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判断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沟通的四大主要水系(按自南向北顺序),                                       

调水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4.请谈谈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所具备的优势。

                                                                               

                                                                                

5.2010年世博会在乙城市举行,必将加速该城市的发展。图7为乙城市新区规划简图,数码代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则金融贸易区应位于图中的        (填数码),其区位条件是                                                                           

最适宜作为工业用地的是                ,理由是                                

                                                                               

 

查看答案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读下列图表回答:(17分)

 

2000年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万人)

6ec8aac122bd4f6e流入区

流出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

79.7

44.4

106.3

中部地区

1615

——

26.4

145.7

东北地区

106.8

5.9

——

26.2

西部地区

1026.2

84.6

26.8

——

 

 

6ec8aac122bd4f6e

 

 

 

流出地区              流入地区

2000年我国流出、流入地区人口构成

 

1.我国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出量最多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入量最多的是          地区,该地区2000年净流入人口约为              万人。

2.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和          地区。

3.从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人口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4.2000年我国流出、流入地区人口构成特点是                            ,这种特点对人口流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5.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近些年来出现了与当年德国鲁尔区相似的状况,经济发展进入瓶颈,借鉴鲁尔区区域整治经验,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至少三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