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c1] 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

 [c1] 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    论。

 

 


 [c1]35.

 [c1] 评分说明 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墨水、清水等; (2)实验步骤:①将球状(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 ②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 ③观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 ④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②③步骤,但旋转方向与②步骤相反 (3)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c1]35.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c1] 图7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条曲线,     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     (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     层、腐殖质层、     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     ,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          ;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                                   

 


 [c1]34.

查看答案

 [c1] 图6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6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     ;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       ;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       ;在沿海沙地应种植        

  (3)晒盐的海水最好从     (填写图中字母)海湾引入,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泳场、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分别选址在     处、     处和     处(填写图中字母)。

  (4)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c1]33.

查看答案

 [c1] 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    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  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  

      增高。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        ,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         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     ,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       

      相对落后。

 


 [c1]32.

查看答案

 [c1] 现代经济发展虽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有所减弱,但由于受产业传统和其它社会因素的影    响,各国各地区仍表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类型。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B、F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处(填写图中字母)的     草原是大牧场牧牛业。C处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

(2)一些大河河口地区通过发展江海联运,形成了著名的港口城市,如图中的         

    (填写图中字母)。

(3)有的地方依托附近矿产发展重工业,如图中的     处(填写图中字母)。

(4)有的地方成为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如图中的     处(填写图中字母),其原因   

                  

 


 [c1]31.

查看答案

 [c1]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环境保护

    D.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C.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

    D.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应公平

 


 [c1]3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