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命题立意】 【解题思路】 【答案】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分)。 (2)A地:风暴潮(  分);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理—旅游地理】

  图13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址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4分)

 

查看答案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汗、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材料五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12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6ec8aac122bd4f6e 

(5)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6)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查看答案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1) 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 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去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

(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

6ec8aac122bd4f6e(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

图4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以下2题。

6ec8aac122bd4f6e

1.比较两幅形象,可判读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查看答案

图3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