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据此完成以下3题。 《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阅读下面材料,据此完成以下3题。

《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巴丹吉林沙漠西部发现了十分罕见且奇特的花岗岩地貌。

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奇特的花岗岩地貌类型。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穴。“蜂穴”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据分析,此处的花岗岩形成距今不到1亿年,在花岗岩体的外围出露的是距今5亿年至4亿年的沉积岩地层。

1.造成这种“蜂穴”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仅据此材料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

3.下列地貌与材料中所述的“蜂穴”地貌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

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

 

1.C【解析】该地在沙漠地区,风力作用强盛,故长期风力侵蚀使花岗岩被雕刻成各种奇特形状,故材料所述应为风力侵蚀地貌。 2.B【解析】据材料分析,该地有花岗岩,其外围有沉积岩,且花岗岩形成较晚,由此可知:该地沉积岩形成后发生了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 3.D【解析】A是风积地貌;B是火山地貌;C是流水沉积地貌;只有D与“蜂穴”地貌形成作用相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河、海河和辽河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流入渤海,而渤海海域深度至今无大的变化,其原因是                                                                  (    )

A.外力作用微弱     B.风力作用微弱     C.泥沙被洋流带走   D.内外力作用互补

 

查看答案

 背斜成谷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内力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查看答案

 6ec8aac122bd4f6e下图为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中,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    )

A.a                                    B.b

C.c                                    D.e

 

查看答案

 有关内外力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任何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华北平原是由黄河冲积而成,不受内力作用的影响;

③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

④内外力在地形形成中的作用同等重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组图中,属于向斜的是                                             (    )

 

6ec8aac122bd4f6e

图中1-5岩层由老到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